印度智庫舉辦研討會 挺台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世界衛生大會即將在日內瓦召開,印度智庫舉辦網路研討會,與會者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在健康領域為國際社會做更多貢獻。

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訂於今年5月27日至6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台灣已連續7年未能參與,且今年至今仍未收到邀請函。

印度國際事務觀察智庫「紅燈籠分析」(Red Lantern Analytica, RLA)昨天舉辦網路研討會,題為「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必要性」,由RLA高級研究員高許(Siddhartha Ghosh)主持。

駐印度副代表謝柏輝致詞時說明,台灣除了以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以及資通訊產品聞名於世之外,在醫療領域同樣能力卓越,獲美國JCI國際醫療認證的醫院有14家,高居全球第3,在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的「醫療照護指數」中,也是連續6年排名第1。

謝柏輝補充,台灣能夠提供質優價廉的治療,例如顏面神經重建、器官移植、心血管治療、輔助生殖治療、關節置換等,台灣的肝臟、腎臟、心臟移植存活率也都名列世界前茅。

他指出,儘管台灣在醫療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但仍因政治因素被WHO排除在外,呼籲印度能支持台灣,讓台灣可以在醫療與衛生領域為國際社會做貢獻。

印度國際關係學者庫瑪(Devender Kumar)在研討會中回顧,台灣在2019年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吹哨者,若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立即採取行動,疫情的後續發展可能大不相同。

庫瑪說,基於台灣在醫學領域的專業能力,理應受邀參與WHA。

台灣成功大學副教授許以霖、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也參加了這場研討會,就台灣在國際社會的醫療貢獻以及台灣與印度的醫療合作,進行了簡報。

另一方面,「紅燈籠分析」也發表聲明,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O的會議、活動與機制,特別是WHA。

聲明說,在中國的授意之下,台灣被不公平地排除在「全球數位健康認證網絡」(GDHCN)、病原體獲取和惠益分享系統(PABS)以及全球疫情供應鏈與後勤網路之外,這損及2300萬台灣人民的健康權。

「紅燈籠分析」強調,加強全球衛生安全是世界衛生組織的責任,台灣應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