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島嶼的說書人 人樹之間
「各位先生、女士,本航班即將降落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地面溫度是舒爽的攝氏24度,正好是春暖花開的春季,台灣各城市的行道樹部分正在換新裝,以不同的色彩妝點城市的路徑,觀光之餘,建議可留意他們的春夏新款。同時請留意您隨身行李,我們準備去一探台灣樹的故事,希望這趟台灣樹之旅,能豐富您對台灣樹木的視野,更認識台灣的多姿多采。」
遙想1624年,荷蘭人從海路踏上大員(今台南),映入眼簾的一定是滿山遍野的樹,盡收眼底的鬱鬱蔥蔥。今日,從機場直奔台北市區,不管是搭客運或是機場捷運,你一定不會錯過道路旁整片的綠意。在台北市內走逛,你是否注意到一路伴隨的綠色廊道,中山北路是有名的楓香大道;鄰近中正紀念堂的愛國西路,以整排的台灣原生種茄苳為行道樹;仁愛路上的樟樹群在一年四季都展現盎然的風貌;到大稻埕慈聖宮吃台式美食,廟埕的綠蔭是榕樹所給予的。這一路下來,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收齊了台灣低海拔的四大天王: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
四季的風景
行道樹是城市中最養眼的綠意,能調節溫度、淨化空氣、提升環境舒適感,還能吸收噪音、涵養水源,而最最顯眼的是豐富了城市的視覺景觀,有些樹種隨著季節的替換,豐富的顏色變化,吸引追景的人潮。
專長民族植物學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楊智凱告訴我們,不只是視覺的饗宴,原住民族更用植物來識別四時交替,他引述《番社采風圖》所言:「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刺桐花開為一度。」即描述原住民觀察外在環境,以植物的表徵為時序,以此為歲時的依據。
像以刺桐開花,視為新一年的到來,紅色的刺桐花像在報信,訴說冬去春來,部落族人可以開始新年度的播種。在東部的阿美族和卑南族看到褐色的毛柿果實,就知道夏天已到。秋天的擔當是台灣欒樹,一年四季從滿株的綠葉,到黃色小花布滿樹冠,再結成紅色的蒴果,又乾枯成褐色掉落,繽紛的色彩,被稱為「四色樹」。楊智凱補充,原住民長者看到台灣欒樹開花,同時氣象局又發布颱風警報時,會喚回在山上工作的族人,因為秋颱的破壞性極大,安全為要,「老人家能從植物開花,跟大環境做連結,這是原住民的智慧。」
台灣欒樹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因在四季中有不同的顏色變化,成為西方國家深深喜愛的樹種,這也讓台灣欒樹榮登「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之中。在台北都會區,台北的敦化南路和忠誠路都可見台灣欒樹的並木風景。
上述都是台灣在地的原生種景觀,但還有荷蘭時期(1624~1661)荷蘭人引進的木棉花、緬梔花、阿勒勃等,日治時期(1895~1945)引進的鳳凰木、大王椰子等,這些漂洋過海來台的樹種,連結台灣與世界,豐富了島嶼的多樣性。
飄洋過海來見你
今日,在台灣啖芒果、啃芭樂、吃蓮霧,這些日常所見、鮮甜多汁的水果,「其實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了這座島嶼,引進這些水果,才豐富了台灣水果王國的雛型。」楊智凱說。他說起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台灣為據點,發展貿易,從文獻資料可見,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首任長官宋克(Martinus Sonck)寫信給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總部的信上說,島上生活無虞,「……請送一些葡萄、芒果、荔枝、榴槤等水果的樹苗來。」如此這般,這些果樹被帶入了島嶼,成為今日台灣易見的鄉間景觀,早期位在台南官田番仔渡頭,成排由荷蘭人所種植的芒果樹,是台灣最早的行道樹,可資為證。
「荷蘭人帶來的水果,其實有戰略性的考量,要嘛是食用,要嘛是軍事,再來就是環境用藥,還有醫藥上的使用。」對植物如數家珍的楊智凱舉例,像芭樂果實可吃,葉子可以吃腹瀉降血壓,枝條還可以拿來藥用,「一整個就是心機很重啦!」
而在屏東歸來社區留有一棵樹齡超過300年的緬梔花樹。緬梔花樹也是荷蘭人引進的,他們拿來作為環境用藥,殺除水中的孑孓,到了日治時期成為防止頭蝨的藥物。
每年夏天在台灣各地下起黃金雨的阿勒勃樹,楊智凱翻出古書《重輯本草拾遺》記錄著「阿勒勃,味苦,大寒,無毒。殺三蟲」,這在台灣被訛稱為「阿勃勒」的植物,是天然的蛔蟲藥。楊智凱補充:「東印度公司引進阿勒勃是軍事的考量,」當時需要木材做大砲的基座,阿勒勃生長速度快,木材又重,抗壓性好,很穩定。今日阿勒勃成為台灣中南部常見的行道樹,五、六月的開花時節,金黃色的花串,像下了一場黃金雨,「你看到台灣行道樹的黃金雨,其實講的是荷蘭人的故事。」
明鄭時期(1661~1683)也引入許多中國華南地區的物產,像是桃、李、梅樹,「到了清領時期(1683~1895),帶進了我們熟悉的龍眼、荔枝,還有孟宗竹,這些東西被帶到這座島嶼,你就會發現其實島上的植物都在說書,講歷史故事。」
日治時期,大批的植物被帶到台灣實驗種植,像是椰子樹、黑板樹、銀杏、白千層、大葉桃花心木、柚木等等,也都譜出人與植物另外的篇章,無怪乎楊智凱常說:「植物是島嶼的說書人」。
人樹的依偎
台灣的豐富多元有賴外來物種增色,但在地物種的故事與情感源流更是有趣且動人。
今日,疫情威脅已日減,國門開放,來去自由;但在疫情期間,隔離七加七是大家都熟悉的標語,「你知道台灣最古老七加七的由來嗎?是排灣族。」楊智凱天外飛來一個話題。昔日排灣族的部落門口會有兩種樹為界線,一是茄苳,一是雀榕,都是中低海拔常見的大樹,順理成章成為部落的界線與象徵。他們在樹下搭設草寮,當有外人要進到部落前,需先單獨在草寮隔離七天,確定身體沒有異狀,才可以進到部落,楊智凱玩笑說:「這不是什麼『順時中』,而是排灣族很古老的智慧。」
再聊茄苳,樹幹表皮呈灰紅褐色和老樹軀幹上常有瘤狀突起是辨識的特徵,也是先民常用的鄉土植物。俗諺道:「有話講話,無話講茄苳。」楊智凱描述此情境,跟朋友相約在茄苳樹下,若是人還沒到,跟著茄苳靜靜對望,跟它說說心裡的話,也是一種相伴,「這說的是人與樹之間很重要的連結關係,樹會給你一種特別的安定力量,我覺得這是一種哲學觀,跟心靈層面的依偎。」
楊智凱還特別想推薦台灣原生的苦楝樹,樹型優雅,花是小小朵、浪漫的淡紫色,三四月的開花時節,全樹有如紫雲覆蓋,浪漫脫俗。然,苦楝果然受名字之累,早年台灣民眾不愛種植。「苦是講果實,吃起來苦苦的,楝是指這植物可以練物,萃取纖維時,讓纖維純度更高之用。」楊智凱先說文解字,再把苦楝從頭到腳讚美一番,苦楝全身是寶,全株可用,取一把葉子,放在香蕉上,可催熟香蕉;葉子煮水或是萃取,可拿來殺菌,是皮膚用藥;苦楝花可以拿來煉精油,金黃的果實「金鈴子」,是中藥裡的一品。耐汗又耐鹽,也適合當作濱海植物。現在流行追季節花,拍美景,國外有櫻花,在台灣不妨追苦楝。
台灣更有許多地名、地景與樹相關,可讀出昔日的歷史地景。荷蘭建築師Francine Houben設計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時,從當地枝椏糾結、根鬚盤錯的老榕樹群得到靈感,將之轉化成開放、流動又寬敞的榕樹廣場。
最近因電影《悲情城市》重映再受矚目的小鎮「九份」,其名稱由來也與樟樹有關。台灣曾經是世界的樟樹王國,九份地區原是滿山遍野的樟樹,昔日提煉樟腦,以十口腦(樟腦)灶為一份,「九份」之名代表當地有90個灶口;採樟樹是連根挖起,刨成木屑去萃取精油,樟樹被開採殆盡後,才發現底下有金礦,繼而開啟九份淘金的歷史,楊智凱道出這段悠遠的故事。同理可推,只要地名中有個「份」字,多數是與樟腦產業有關。
納百樹的包容
從時間縱軸看,台灣或許沒有悠遠的歷史,但是如果願意好好的認識這座島嶼,聽聽它的故事,「我們雖然是蕞爾小島,但在世界歷史的重要時刻,該參與的,我們都參與了。」楊智凱說得抬頭挺胸,「像荷蘭東印度公司,當時在全世界獨霸一方,誰會知道台灣也是它的基地之一,而且還那麼密切,影響了台灣島上的風景。」日本人在台灣的種植實驗,也重繪了台灣街區、行道樹的景觀,像是台灣大學裡的椰林大道,台南市區內大街小巷皆有鳳凰木的身影。
「我覺得這座島嶼的包容力很強,你只要願意留下來的,似乎都過得不錯喔!你看島上的植物就知道。」台灣有很特別的包容力,而且有創新的技術,他以芒果舉例,從荷蘭人引入土芒果原種進入台灣,台灣人加以改良,如今品種從夏雪、金煌、台中一號、台農二號等等,不勝枚舉,而且原種土芒果的滋味至今還保留著,就是情人果那酸酸甜甜的滋味,都成了台灣文化豐富內涵的一部分。
樹,是島嶼的說書人,藏著島的故事,你可以聽它在枝枒款擺間娓娓訴說,或是,靜靜相伴,「有話講話,無話講茄苳」。人樹之間,便已足矣。
遙想1624年,荷蘭人從海路踏上大員(今台南),映入眼簾的一定是滿山遍野的樹,盡收眼底的鬱鬱蔥蔥。今日,從機場直奔台北市區,不管是搭客運或是機場捷運,你一定不會錯過道路旁整片的綠意。在台北市內走逛,你是否注意到一路伴隨的綠色廊道,中山北路是有名的楓香大道;鄰近中正紀念堂的愛國西路,以整排的台灣原生種茄苳為行道樹;仁愛路上的樟樹群在一年四季都展現盎然的風貌;到大稻埕慈聖宮吃台式美食,廟埕的綠蔭是榕樹所給予的。這一路下來,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收齊了台灣低海拔的四大天王: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
台灣欒樹(陳美玲攝)
四季的風景
行道樹是城市中最養眼的綠意,能調節溫度、淨化空氣、提升環境舒適感,還能吸收噪音、涵養水源,而最最顯眼的是豐富了城市的視覺景觀,有些樹種隨著季節的替換,豐富的顏色變化,吸引追景的人潮。
專長民族植物學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楊智凱告訴我們,不只是視覺的饗宴,原住民族更用植物來識別四時交替,他引述《番社采風圖》所言:「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刺桐花開為一度。」即描述原住民觀察外在環境,以植物的表徵為時序,以此為歲時的依據。
像以刺桐開花,視為新一年的到來,紅色的刺桐花像在報信,訴說冬去春來,部落族人可以開始新年度的播種。在東部的阿美族和卑南族看到褐色的毛柿果實,就知道夏天已到。秋天的擔當是台灣欒樹,一年四季從滿株的綠葉,到黃色小花布滿樹冠,再結成紅色的蒴果,又乾枯成褐色掉落,繽紛的色彩,被稱為「四色樹」。楊智凱補充,原住民長者看到台灣欒樹開花,同時氣象局又發布颱風警報時,會喚回在山上工作的族人,因為秋颱的破壞性極大,安全為要,「老人家能從植物開花,跟大環境做連結,這是原住民的智慧。」
台灣欒樹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因在四季中有不同的顏色變化,成為西方國家深深喜愛的樹種,這也讓台灣欒樹榮登「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之中。在台北都會區,台北的敦化南路和忠誠路都可見台灣欒樹的並木風景。
上述都是台灣在地的原生種景觀,但還有荷蘭時期(1624~1661)荷蘭人引進的木棉花、緬梔花、阿勒勃等,日治時期(1895~1945)引進的鳳凰木、大王椰子等,這些漂洋過海來台的樹種,連結台灣與世界,豐富了島嶼的多樣性。
楊智凱常說:「植物是島嶼的說書人。」
飄洋過海來見你
今日,在台灣啖芒果、啃芭樂、吃蓮霧,這些日常所見、鮮甜多汁的水果,「其實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了這座島嶼,引進這些水果,才豐富了台灣水果王國的雛型。」楊智凱說。他說起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台灣為據點,發展貿易,從文獻資料可見,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首任長官宋克(Martinus Sonck)寫信給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總部的信上說,島上生活無虞,「……請送一些葡萄、芒果、荔枝、榴槤等水果的樹苗來。」如此這般,這些果樹被帶入了島嶼,成為今日台灣易見的鄉間景觀,早期位在台南官田番仔渡頭,成排由荷蘭人所種植的芒果樹,是台灣最早的行道樹,可資為證。
「荷蘭人帶來的水果,其實有戰略性的考量,要嘛是食用,要嘛是軍事,再來就是環境用藥,還有醫藥上的使用。」對植物如數家珍的楊智凱舉例,像芭樂果實可吃,葉子可以吃腹瀉降血壓,枝條還可以拿來藥用,「一整個就是心機很重啦!」
而在屏東歸來社區留有一棵樹齡超過300年的緬梔花樹。緬梔花樹也是荷蘭人引進的,他們拿來作為環境用藥,殺除水中的孑孓,到了日治時期成為防止頭蝨的藥物。
每年夏天在台灣各地下起黃金雨的阿勒勃樹,楊智凱翻出古書《重輯本草拾遺》記錄著「阿勒勃,味苦,大寒,無毒。殺三蟲」,這在台灣被訛稱為「阿勃勒」的植物,是天然的蛔蟲藥。楊智凱補充:「東印度公司引進阿勒勃是軍事的考量,」當時需要木材做大砲的基座,阿勒勃生長速度快,木材又重,抗壓性好,很穩定。今日阿勒勃成為台灣中南部常見的行道樹,五、六月的開花時節,金黃色的花串,像下了一場黃金雨,「你看到台灣行道樹的黃金雨,其實講的是荷蘭人的故事。」
明鄭時期(1661~1683)也引入許多中國華南地區的物產,像是桃、李、梅樹,「到了清領時期(1683~1895),帶進了我們熟悉的龍眼、荔枝,還有孟宗竹,這些東西被帶到這座島嶼,你就會發現其實島上的植物都在說書,講歷史故事。」
日治時期,大批的植物被帶到台灣實驗種植,像是椰子樹、黑板樹、銀杏、白千層、大葉桃花心木、柚木等等,也都譜出人與植物另外的篇章,無怪乎楊智凱常說:「植物是島嶼的說書人」。
行道樹是城市中最養眼的綠意,能調節溫度、淨化空氣。
人樹的依偎
台灣的豐富多元有賴外來物種增色,但在地物種的故事與情感源流更是有趣且動人。
今日,疫情威脅已日減,國門開放,來去自由;但在疫情期間,隔離七加七是大家都熟悉的標語,「你知道台灣最古老七加七的由來嗎?是排灣族。」楊智凱天外飛來一個話題。昔日排灣族的部落門口會有兩種樹為界線,一是茄苳,一是雀榕,都是中低海拔常見的大樹,順理成章成為部落的界線與象徵。他們在樹下搭設草寮,當有外人要進到部落前,需先單獨在草寮隔離七天,確定身體沒有異狀,才可以進到部落,楊智凱玩笑說:「這不是什麼『順時中』,而是排灣族很古老的智慧。」
再聊茄苳,樹幹表皮呈灰紅褐色和老樹軀幹上常有瘤狀突起是辨識的特徵,也是先民常用的鄉土植物。俗諺道:「有話講話,無話講茄苳。」楊智凱描述此情境,跟朋友相約在茄苳樹下,若是人還沒到,跟著茄苳靜靜對望,跟它說說心裡的話,也是一種相伴,「這說的是人與樹之間很重要的連結關係,樹會給你一種特別的安定力量,我覺得這是一種哲學觀,跟心靈層面的依偎。」
楊智凱還特別想推薦台灣原生的苦楝樹,樹型優雅,花是小小朵、浪漫的淡紫色,三四月的開花時節,全樹有如紫雲覆蓋,浪漫脫俗。然,苦楝果然受名字之累,早年台灣民眾不愛種植。「苦是講果實,吃起來苦苦的,楝是指這植物可以練物,萃取纖維時,讓纖維純度更高之用。」楊智凱先說文解字,再把苦楝從頭到腳讚美一番,苦楝全身是寶,全株可用,取一把葉子,放在香蕉上,可催熟香蕉;葉子煮水或是萃取,可拿來殺菌,是皮膚用藥;苦楝花可以拿來煉精油,金黃的果實「金鈴子」,是中藥裡的一品。耐汗又耐鹽,也適合當作濱海植物。現在流行追季節花,拍美景,國外有櫻花,在台灣不妨追苦楝。
台灣更有許多地名、地景與樹相關,可讀出昔日的歷史地景。荷蘭建築師Francine Houben設計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時,從當地枝椏糾結、根鬚盤錯的老榕樹群得到靈感,將之轉化成開放、流動又寬敞的榕樹廣場。
最近因電影《悲情城市》重映再受矚目的小鎮「九份」,其名稱由來也與樟樹有關。台灣曾經是世界的樟樹王國,九份地區原是滿山遍野的樟樹,昔日提煉樟腦,以十口腦(樟腦)灶為一份,「九份」之名代表當地有90個灶口;採樟樹是連根挖起,刨成木屑去萃取精油,樟樹被開採殆盡後,才發現底下有金礦,繼而開啟九份淘金的歷史,楊智凱道出這段悠遠的故事。同理可推,只要地名中有個「份」字,多數是與樟腦產業有關。
與樹靜靜的相伴,樹能夠給人一種安定的力量,心靈層次的依偎。
納百樹的包容
從時間縱軸看,台灣或許沒有悠遠的歷史,但是如果願意好好的認識這座島嶼,聽聽它的故事,「我們雖然是蕞爾小島,但在世界歷史的重要時刻,該參與的,我們都參與了。」楊智凱說得抬頭挺胸,「像荷蘭東印度公司,當時在全世界獨霸一方,誰會知道台灣也是它的基地之一,而且還那麼密切,影響了台灣島上的風景。」日本人在台灣的種植實驗,也重繪了台灣街區、行道樹的景觀,像是台灣大學裡的椰林大道,台南市區內大街小巷皆有鳳凰木的身影。
「我覺得這座島嶼的包容力很強,你只要願意留下來的,似乎都過得不錯喔!你看島上的植物就知道。」台灣有很特別的包容力,而且有創新的技術,他以芒果舉例,從荷蘭人引入土芒果原種進入台灣,台灣人加以改良,如今品種從夏雪、金煌、台中一號、台農二號等等,不勝枚舉,而且原種土芒果的滋味至今還保留著,就是情人果那酸酸甜甜的滋味,都成了台灣文化豐富內涵的一部分。
樹,是島嶼的說書人,藏著島的故事,你可以聽它在枝枒款擺間娓娓訴說,或是,靜靜相伴,「有話講話,無話講茄苳」。人樹之間,便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