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大勢來襲! 機不可失的第三波黃金期

2022年,《台灣光華》曾經報導台灣漫畫市場動態,彼時,面對發軔於2010年的台灣漫畫的「第三波黃金期」,業界多抱持觀望,「第三波黃金時代,是否真的就要來到?」彼時的提問,此時可以篤定回答:是的!

台灣漫畫曾經歷經過兩波最好的時代,也曾歷經過兩波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包括了第一波的1950~1960年代,以武俠漫畫為大宗,名家則包含葉宏甲、陳海虹、許貿淞、劉興欽。第二波,時間落在1980~1990年代,代表的創作者如朱德庸、蔡志忠、敖幼祥、蕭言中、鄭問等人。
然而,由於產業深受官方政策、時代變遷等大環境牽連,第一波黃金期,在《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政策的推動下戛然告終;第二波黃金期,則在網路世代,隨著讀者消費、娛樂習慣的改變而一蹶不振。

大辣出版總編輯黃健和,入行35年,信手捻來就是部台灣漫畫發展小史。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台漫

至今仍在漫畫產業努力的前輩,多少仍有第二波黃金期的回憶。好比如笑稱自己是「活化石」的大辣出版總編輯黃健和,打從1989年在時報出版出道成為漫畫編輯,至今超過35年。
仍記得紙本大好年代的他談及,1983年中國時報刊登敖幼祥的《烏龍院》,意外引起閱讀熱潮,促使各家報紙雜誌紛紛跟進,邀請漫畫家開闢專欄,形成百花齊放的盛況。彼時的報紙發行量可達百萬份,「若說有1/10的讀者是衝著漫畫來買報紙,並不為過。」
蔡志忠的《莊子說》、《老子說》,朱德庸的《雙響炮》,蕭言中的《童話短路》、《舊情綿綿》,鄭問的《刺客列傳》,本本印量都在20萬冊以上。1989年時報出版單幅短篇漫畫《腦筋急轉彎》,每隔數月即出版一本的節奏,連續發行27本,每本的印量至少都有十萬本。
更別提以漫畫起家的東立、大然、長鴻、青文等出版社,紛紛推出週刊、半月刊、月刊等雜誌。黃健和曾作過統計,保守估計,當時至少有30本漫畫雜誌同時在市面上流通。
然而,曾有過的蓬勃與輝煌,仍不敵千禧年後快速崛起的網路時代,電玩、電影等娛樂產業崛起,重創台漫。加上僅需取得授權、產製成本更低的日漫大舉輸台,讀者再也不記得國產漫畫的模樣。直到2018年,故宮首開先例,為漫畫家鄭問舉辦《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融合了油畫技法與國畫潑墨技巧的原畫驚豔大眾,短短三個月,吸引至少10萬人次前往。現場的觀眾無不唏噓:「這樣精緻的作品,居然出自台灣漫畫家之手?我們怎麼不知道?」

2018年,鄭問大展開幕,為首位在故宮展出的台灣漫畫家。(莊坤儒攝)

國家首度認可,漫畫也能登大雅之堂

以往的漫畫深受政策、環境的牽動,在社會普遍認為傳統文化與高雅藝術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表現形式觀念下,漫畫由於內容通俗,常被認為幼稚、不登大雅之堂。
此現象不只存在於台灣,長期投入漫畫研究的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理事長蘇微希指出,即使是堪稱漫畫大國的日本,自1950年代以來,幾乎每十年一個週期,都會發生漫畫與社會輿論相互抗衡的事件。
然而,隨著時代推進,社會風氣改變,尤其曾受漫畫薰陶的世代相繼成為有經濟能力的消費者,甚至是創作者、研究者,加上審美意識的提升,漫畫雅俗共賞、跨年齡層的形式表現重新被肯定。
鄭問進入國家級展館是一例;前總統蔡英文在任內屢屢表示,台漫作為內容產業的重要性──有趣的是,2020年蔡英文的漫畫肖像登上日本青年漫畫雜誌《Big Comic》的封面,成為一時話題。2019年,位於台北華陰街的「漫畫基地」成立;2023年底,籌備多時的國家漫畫博物館(簡稱國漫館)在台中正式開幕,均是漫畫受到官方認可的指標性事件。
是以,歷史上首次獲得政府正面支持的台灣漫畫,終於迎來空前絕後的大好時代,「社會位階、社會觀感、文化價值等,首次因國家力量而得以往上提升。」蘇微希予以肯定地說。
此回,我們也特別採訪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楊婷媜,她提到,才開幕的國漫館館內書店,特別以租書店的形式呈現,因為不少人兒時,都有著偷偷摸摸溜進租書店的回憶,而這樣的回憶,在國家級館所復刻,甚至予以緬懷,歷史評價的逆轉,不禁令人感到莞爾!

楊婷媜指出,漫畫已具備角色、分鏡、敘事等基本條件,具有跨界改編的優勢。(林旻萱攝)

漫畫作為內容產業的火車頭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在擔任文化部部長時曾說:「讓漫畫成為台灣故事產業的火車頭。」楊婷媜說明,就內容產業來看,漫畫已經具備了角色、分鏡、敘事的條件,尤其方便跨領域的轉譯,因此成為政府推動文化產業中的重點項目。作為產業環境奠基者的政府,近年做了什麼?
楊婷媜談及,2018年起,政府開始在前瞻計畫中設置漫畫輔導金(簡稱漫輔金),鼓勵新銳創作者投身產業。而2010年開辦的金漫獎,以國家級獎項獎勵優秀漫畫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金漫獎的頒獎典禮委由台視承辦並作現場轉播,對業界的榮譽象徵與規格,堪比傳統的「三金」(金馬、金鐘、金曲)。
曾任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諮詢委員的蘇微希更指出,官方決策階級能從內容、IP產業的角度出發,除了獎勵創作者,連同出版、讀者群的培養、閱讀平台的建立、周邊產品的開發、國際授權、影視跨界轉譯均納入考量,對於產業整體的提升發展帶來諸多助益。
從漫輔金來看,獎勵對象不僅限於創作者,連同出版、行銷推廣、跨域改編,都在範圍之內。金漫獎的獎項,除了頒給作者的「漫畫新人獎」、「年度漫畫獎」,就連「漫畫編輯」、「跨域應用」等都列入給獎範圍。而在國際授權上,倘若國外出版社翻譯經費不足,也可透過文化部「翻譯出版獎勵計畫」申請經費。

同人展上「大手」雲集。這些擁有個人粉絲群,可謂自帶流量的創作者,也為《CCC》創刊初期帶來了不少關注度。(開拓動漫祭提供)

2010年,許多奇妙的事情同時發生!

當然,台灣漫畫從復甦逐漸走向繁榮,不會只有靠政府。
「2010年許多事情同時發生了。」黃健和用戲劇性的開場說起第三波黃金期來襲的前因後果。
不論是1966~1989年或2000~2010年的兩次產業黑暗期,台漫的缺席逐漸被日漫填滿,儘管乍看之下,產業缺乏足夠的出版管道,但漫畫家、創作者說故事的渴望卻不曾消逝,讀者也不曾離開。
首先是,仿效日本同人展(同人展是指動漫愛好者相互交流,販售自己根據原創作品二次創作的漫畫、周邊等商品的場合,與動漫博覽會相當不同),台灣幾個指標性的同人活動相繼創辦。
不論是2002年成立的「開拓動漫祭」(Fancy Frontier, FF),或者是在2002年由「同人誌販售會」(CW)轉型的「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Taiwan, CWT),參與人數屢創新高,日趨熱絡。
緊接著,2009年,為推廣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內容的文宣品、漫畫刊物《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創作集》(簡稱《CCC創作集》)創刊。
同人展與《CCC創作集》的關聯密不可分。由於當時能在商業出版露面的台灣漫畫家數量稀少,根據《CCC創作集》主編溫淳雅回憶,當時的編輯群只好嘗試從同人展來尋找可合作的創作者。而有不少「大手」(熱門或知名的創作者)參與的《CCC創作集》,在非商業化的初期(1~4期),也在開拓動漫祭與台灣同人販售會等同人展上進行贈閱。出乎意料的是,當時的《CCC創作集》印量每本已高達5,000本,現場卻快速索取一空,甚至有不少向隅者甘願自掏腰包,只求「再版」。
這也促使原本只打算出版一期的《CCC創作集》,走向長期出版,並在好評不斷之下,2012年首開前例,由中研院將刊物「技轉」給蓋亞文化,正式成為商業出版品。
回顧以上事件,擔任開拓動漫祭執行長的蘇微希指出,在新人商業出道機會稀缺的時代,同人展擔綱起孕育創作者苗圃的角色,創作者藉同人展自產、自製、自銷,持續磨練工筆,「此時期出道的創作者,特別有市場感,畢竟,若是畫不好或自我感覺過於良好,根本沒人會買單,所以,他們很曉得在堅持創作理念、喜好同時,必須兼顧桌子另一頭(讀者)的喜好。」
此一特質,這為下一波來勢洶洶的台漫黃金期,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