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溪溫泉飯店「了了」 暗藏在地林家才懂的設計

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移動頻繁,因而溫泉處處。據《噶瑪蘭廳志》記載:「遠望熱氣蒸騰,泉中若沸。」宜蘭礁溪的鴨肉與蔬菜拜碳酸氫鈉泉所賜,品質均屬上乘;雪隧開通後,礁溪成為旅遊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遠望「了了」如同一只農業社會常見的雞罩,雖同為竹製,但這只竹罩所費不貲。了了礁溪提供

其中,外觀類似大竹罩的「了了礁溪」溫泉民宿,由在地林氏家族投資,與國際性飯店管理顧問公司「春秋國際」共同合作,堪稱最具台灣風的住宿指標。

餐廳Habitat。了了礁溪提供

許多住客對民宿到處以竹為意象感到好奇。原來林氏家族起家厝正位處當地桂竹林,因此,不僅外觀為一竹罩,一樓餐廳「Habitat」外也是翠竹搖映,是住客最喜歡落座、享用早餐之處;戶外的水幕牆也隱含竹的意象,家族象徵處處可見。

祕密設計1:戶外竹形水幕牆

站在門口,來客通常會先被餐廳外巨大的銀色金屬門所吸引,接著聽到潺潺水聲,轉身一看,原來是一道長長的水幕牆,水幕後立著根根竹影。

創辦人之一林品佐表示,一般牆壁以板模固型,但這面牆以竹子固型,「竹子有節,二根竹子綁一起,中間就會產生縫隙,必須填補好,否則灌漿材料就會一直流出來,蠻難做的。」

祕密設計2:阻擋落山風的竹罩鋼構

竹型水幕牆只需想出方法,就能施作,但外觀的「竹罩」卻沒有鐵工廠願意接。

因其鋼骨結構為3D設計,每個節點、高度都不相同,尺寸大、施工機具也大,最後工程由造船廠施作完工。

而鋼構上孟宗竹,單根長度約3.6公尺,一根竹子有7個綁紮點,綁紮鋼索均採鍍鋅材料,外面還覆有一層鐵網。之所以特別重視「竹罩」工程,林品佐解釋,與落山風有關,「礁溪吹落山風時,大家不敢開窗,但『了了』可以,就是因為有這個精妙的竹罩;只是,當你在裡面吹到微風,外面可能已是『颱風』等級了。」

同為創辦人的林思雨是林家年輕一代,她與夫婿林品佐共同參與施工過程,她認為竹罩該是全部工程中最困難的部分,不僅難度高,費用也相當驚人——不計竹材費用,鋼構、鐵網連工帶料逼近二千萬。

「了了」每坪營建成本高達18萬,二人親自發包,過程緊盯工程進度與細節,深怕稍有差池,後續收尾不了,直到完工,壓力才稍減。

祕密設計3:宜蘭濕氣重的設計妙法

許多民眾對「了了」房間設計評價很高,色彩簡約、開放式泡湯、原石原木切割、隱藏式迷你吧(Mini Bar)不僅別出心裁,住宿體驗也與眾不同。

「了了」房內並未塗漆,牆上特殊材質為可吸濕的樂土,地板為磨石子,湯區地板選用黑瑪瑙,湯區對面為柚木桌。林品佐解釋,宜蘭濕氣重,飯店硬體的後續維護相當吃力,因此在設計時,均以可對抗濕氣的材料為主。

他以樂土為例,價格較油漆貴四倍,但可減少後續洗清工作,且可吸濕;房內湯區為開放式,塑造野泉之趣,但為此,室內地板採用磨石子施工,以降低地板接觸水氣後造成的損壞機率,而緬甸柚木耐水性佳,因此用於湯區。

「了了」民宿為礁溪林家家族與春秋國際合作案,左前為春秋國際執行長吳正中、右前為「了了生活」董事長洪美芳,後方右至左為林品佐、林思雨夫婦兼創辦人,以及總經理廖宜鍵。謝平平攝影


台積電女婿蹲工地 學得一口宜蘭腔

為了家族投資的上億事業,選擇從台積電「畢業」的林家女婿林品佐,相當重視細節與安全,「外觀的竹罩其實還有另一組放在工廠,為觀察碳化竹老化的實驗組,如果那些竹子開始腐朽了,就是我們換竹的時機點。」

過去在台積電、學術領域累積許多對材料的知識,他不怕IC設計圖改成藍圖、說英文改成台語。踏入工地現場,他從被奚落,到成為可與師傅溝通管徑尺寸錯誤、管線路線不對的專業監工,「偶爾我回台南,還會錯亂講成宜蘭腔台語。」

辛苦的代價,是民眾住進「了了」的驚喜。書本、酒器、草編地毯,窗邊一只輕薄的白簾擋著室外強光,無形中調節著生活節奏。無怪乎外地遊客認為,在「了了」只要泡湯、做瑜伽,就是最棒的身心紓壓。

「慢慢的,青苔、攀藤植物就會長在上面,你以後來看,『了了』可能會變成一座山了。」林品佐緩緩吐露願景。

飯店服務文化 悄悄改變中

除了建築,「了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藝術帶動民宿活動與吃食,有著全然不同的住宿體驗,但其服務貼心亦不輸五星級飯店。房間備品中的空「皂袋」,是為使用僅數次的皂品準備,住客可將其包好帶回家,做最佳利用,連許多星級飯店都沒有注意;而民宿內的餐桌擺放、房間布置,也都由總經理廖宜鍵一一試坐、試住,親自核可,提供最細緻服務。

「了了」僅30間客房,規模較類似民宿,但總經理廖宜鍵曾在台北君悅、文華東方、三二行館、晶英國際等五星級飯店集團任職餐飲總監。與客人聊天,帶給廖宜鍵莫大的樂趣;但人性通常也會在餐桌上展露無遺,經驗告訴他,若能平衡客人期待與餐廳服務品質,客訴也能變朋友,「沒有人是故意跟別人結仇的,我的字典裡沒有『奧客』這個詞。」

不以制式的服務流程為主,廖宜鍵要求員工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住客,「員工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不必一個樣、不必背稿,微笑就是我們的制服。」五星級飯店的制度不一定適合具有地域色彩的民宿,但其服務精髓轉化為合宜的民宿服務文化,讓服務品質統一,是必要的措施。

多年前,廖宜鍵就告訴父親,「我是在教客人吃西餐,不是去端盤子。」口氣或許脫離不了年少氣盛,但可見到他已跳脫單一視角。如今,隨著飯店服務業文化的轉變,「了了」也成為落實夢想之處——他要求員工了解民宿建築、礁溪生態,在藝廊上課,培養為住客解說的能力,「不喜歡藝術,在這裡工作,你會少一點樂趣。」

廖宜鍵表示,二十年前,還能見到主管帶著員工跪在客人面前道歉,但現在的服務人員定位更傾向是「美食、生活、文化的傳遞者」。

疫情期間,員工輪番入住,將體驗轉換為服務指標,他也舉行員工攝影比賽,發覺「你不知道的了了」。去(2022)年底國門重新開放,「了了」也展開試營運,今年遊客陸續增多。礁溪家族一手打造的「了了」,以全新的面貌拓展觀光藍海市場,成果相當值得期待。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46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46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