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成功

國內生產毛額(GDP)一直是衡量國家成就的主要指標,但最近愈來愈多經濟學家和各國領袖提到要改變這個指標。

GDP備受質疑的主因有三個:第一,它本身就有缺陷:少算了許多經濟活動(例如無償的家務勞動)。以單一數據代表龐大複雜的系統,無可避免會產生偏頗。第二,它未考慮到經濟和環境的永續性。第三,現有一些其他的衡量方法,考慮到教育成就、健康、預期壽命等因素,可能更能反映福祉。本刊英文版編務總監賈斯汀.福斯檢視過去與現在衡量一國進步的觀點,從傑若米.邊沁看到羅伯.甘迺迪,再看到薩科齊。他也探討我們可能發展的方向。他覺得,截至目前為止,在取代GDP或至少在補GDP不足的方面,成效最好的是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而美國在這個指標上的表現,從未拿到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