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傷不怕!幹細胞療法可啟動細胞存活與再生機制
腦損傷一般指由物理力衝擊造成的腦傷害,也是導致個體死亡或永久殘疾的的主因。一旦罹患腦傷,除了依嚴重程度制定治療計劃之外,亦可透過幹細胞療法修補受損的細胞,甚至有機會逆轉腦傷,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腦損傷又名為「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以下簡稱TBI)」,舉凡交通意外、跌倒、槍傷、暴力傷害、運動傷害等,都是常見的原因。和其他腦部疾患相較,腦損傷患者的腦組織會因瞬間衝擊產生局部直接性壞死,稱為初級傷害,並由此逐漸擴散為發炎風暴,使二級傷害因免疫反應失調而持續加劇,導致鄰近損傷區的腦神經發生毒性障害而逐漸凋亡,進而影響更多腦部功能。一旦損傷涉及腦部重要核區,甚至引發嚴重腦水腫,便有可能致命。
TBI的病理機轉迅速 需立即介入治療
TBI的病理機轉啟動相當迅速,當腦組織受到衝擊,直接破裂的細胞群會大量釋放氧化壓力、細胞死亡因子,與神經細胞並存的微小膠細胞(microglia)也會一併活化,釋放出大量IL-1、IL-6、TNF-α等促發炎因子,以召集更多免疫細胞浸潤,清除細胞碎片。血管破裂會帶來細胞水腫、腦水腫,以及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BBB)直接性與間接性破壞,因微小膠細胞產生MMPs基底分解蛋白,加速瓦解血管與大腦之間的基底組織結構,會讓血管內的免疫細胞直接侵襲神經細胞,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在創傷發生數天至數週之後,原本殘存或受到輕微損傷的神經細胞還會因免疫風暴而受到二次傷害,無法正常修復,導致更多細胞慢性死亡,讓腦組織的損傷範圍持續擴大。
因此,為防止TBI的二級損傷機制啟動,必須立即接受醫療介入,在創傷發生的數小時至一天內找出受損核心區,給予發炎控制。一般而言,臨床上會先以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coma scale,GCS)評估患者的意識,並以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患部骨折、腦出血、血腫、挫傷的位置與損傷範圍,再以顱內壓監測器監控腦壓,以決定後續的治療方針。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是臨床上常用來評估昏迷程度的測量工具,由睜眼、語言、運動三項動作評估後的總和,滿分為15分,小於等於7分表示昏迷,最低3分表示深度昏迷。昏迷程度越嚴重者,昏迷指數分數愈低。根據腦部出血程度的不同,TBI患者可能不會出現立即反應,但隨著腦組織的破壞,有可能逐漸陷入昏迷。
〈1〉輕度TBI:
通常不會失去知覺,僅感到頭痛、噁心、疲勞、嗜睡、失去平衡,以及視力模糊、畏光、耳鳴等感官異常,但神經系統影響不大。
〈2〉中重度TBI:
上述症狀持續幾小時至幾天內,發展成喪失意識數小時、頭痛、頭暈、嘔吐持續惡化、癲癇發作、散瞳、腦脊髓液從鼻孔流出、失去動作協調,最後陷入昏迷。通常也伴隨腦部挫傷、頭骨骨折、腦壓升高,以及呼吸、體溫、脈膊等生命徵象出現變化,甚至產生嚴重出血、腦水腫和腦幹損傷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