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指習近平要下一盤更大的局 吳思鍾評估:大陸想和川普慢慢玩關稅戰


中午來開匯/指習近平要下一盤更大的局 吳思鍾評估:大陸想和川普慢慢玩關稅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西陵電子創辦人吳思鍾今(8)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時表示,針對美國對台祭出關稅政策,政府不應「亂了陣腳」,0%關稅不是解方;他強調,美國真正要的是台灣的半導體,若台灣方面沒有實質談判籌碼,就不該輕易讓步,「沒有用的東西,就不要掏心掏肺地掏出來,不然會白掏」。


吳思鍾表示,政府應彙整具價值的談判資訊,做出真正有效的對策,而不是像過去一樣遇壓力就讓步。他回憶過去協助中國江蘇設立工業區時,雖談出不少法條,但由於是企業出面,最終仍是企業界在承擔損失,若由政府主導,就不會有如此多的犧牲,因此當前的當務之急是「彙整資料,思考怎麼去談,這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


吳思鍾指出,現階段真正有能力赴美設廠的企業,僅有「電子五哥」──廣達、緯創、和碩、仁寶與英業達,這些企業與AI和半導體產業高度相關,有足夠規模可以承擔美方的需求。他表示,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多數難以承受轉移到美國的成本與挑戰,語言、法令與當地環境皆是障礙,並非人人都適合前往投資設廠。


吳思鍾強調,雖然台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但同樣的,美國也無法忽視台灣重要性。他回憶過去一段與美方顧問公司合作的經驗,指出自己當年花費約3300萬元聘請美國顧問學習製造管理,成為日後台灣製造業提升的轉捩點,當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曾對此表示高度興趣,並進一步投入相關資源與聯絡。


吳思鍾指出,台灣的製造實力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對美國而言極具價值,美方應珍惜台灣的貢獻,沒有台灣的半導體與電子五哥,美國在手機、電腦與AI高科技產品的製造上將難以為繼,「台灣是有牌可以打的,不是沒牌,其他國家是沒牌打,才會任由美國處置」。他呼籲政府應善用現有籌碼,制定有效策略應對美方關稅政策。


吳思鍾還表示,他曾在中國大陸工作13年,觀察大陸之所以敢與美國對抗,是因為他們已經判斷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衝突將是長期抗戰,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可能正「下一盤更大的棋」,想慢慢和川普玩。


吳思鍾分析,中國大陸目前儘管經濟面臨如房地產等問題,但仍維持每年1兆美元的貿易順差,反觀美國則是1兆美元的逆差,「請問沒有錢的人,跟有錢的人,誰比較危險?」


談及台灣現況,吳思鍾指出,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對中國大陸亦有700億美元的順差,反映出台灣在兩邊都有實質利益。他認為,在當前局勢下,台灣不應被「紅色供應鏈」或「民主供應鏈」等論述牽動,而應該穩住自身立場,台灣得罪不起中美雙方。


吳思鍾也強調,台灣不應與美國正面衝突,但應理性地向美國指出,對台課徵32%的關稅並不合理,並據此與美方談判。他認為美國最終會選擇與「最重要的幾個人」妥協,而「台灣就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吳思鍾強調,台灣應守住自身根本,尤其是要穩住台積電的董事會與產業發展,台積電具有強大的吸引人才優勢,許多台清交成的畢業生都選擇加入台積電,他認為「台灣要做好,人才不能再外流」。


對於0%關稅的談判策略,吳思鍾表示,雖然可以提出,但政府應有更全面的規劃,目前台灣向美國採購軍火與農產品的總額太小,不足以實現貿易平衡,但若按照美國希望的GDP10%目標計算,等同於80%的政府預算都拿去購買美方產品。他建議,政府應先盤點自身資源、清楚掌握現況後再出招,與美國談判需由合適的人選代表,「如果人不對,一去美國談就完了。」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美「零關稅」談判 郭國文分析:本質等同FTA


中午來開匯/蔡英文特使角色助陣對美談判很恰當 施俊吉點名楊珍妮專業出色、透露鄭麗君有備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