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法務部啟動虛擬資產跨部會合作機制 嚴打虛擬幣詐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虛擬資產近來成為詐騙集團頻繁利用的洗錢工具,金管會與法務部日前啟動「跨部會虛擬資產合作機制」,責成所屬單位檢查局、銀行局、證期局、創新處等金融監理機關,以及台灣高檢署、調查局等執法體系專業菁英,並邀請中華民國財團法人櫃檯買賣中心清查虛擬資產高手,以研討會方式,共同針對虛擬資產的行政管理、法令規範、業務檢查及犯罪偵查實務等議題進行全方位交流。研討會活動由金管會陳副主任委員彥良及法務部徐政務次長錫祥共同主持,強調建構「監理+司法+偵查」三方聯防的新格局。
調查局表示,近年積極偵辦虛擬資產犯罪案件,已多次查獲不法集團利用泰達幣協助詐團洗錢,包括Finding U實體幣店案、北台灣假個人幣商案,同時,也揭露詐團與黑幫、非法博弈及地下通匯業者,藉由虛擬資產跨境流通與穩定幣特性進行洗錢。
另有不法集團自行發行「垃圾幣」、「空氣幣」,如「搞錢要緊」詐欺團利用DEXTBNB幣吸金詐財,顯示虛擬資產犯罪樣態不斷翻新,調查局從中扣押泰達幣逾371萬顆,市值約新台幣11億1353萬元,成功防堵不法集團取得及享用犯罪所得。
另為將防線前移,調查局已在「打詐綱領2.0」架構下,持續與金管會合作,並加入金管會召集之「虛擬資產打詐工作小組」,共同研議修訂《洗錢防制法》與《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建立更完備之法制基礎。在法務部及台高檢指導、金管會支持下,本次合作機制正式啟動,將透過跨部會合作,強化辦案人員知能、偵查工具與法令支撐,全面提升打詐能量。
此外,調查局也發現詐團不僅利用虛擬資產,更透過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勾結洗錢。為此,調查局於6月3日與數發部產業發展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首度建立針對三支業者與特約商店的跨機關情資交換機制,已成功偵辦易沛公司、台灣里公司、旺沛大公司 等三支業者勾結詐團及博弈集團,協助收取詐欺及博弈資金案件,涉案金額高達370億4700萬元,除將不法業者移送法辦,數發部亦即時停止並撤銷非法三支業者之能量登錄資格,展現跨部會「即查即斷」的行動力。
調查局強調,在虛擬資產與數位金融監理上,將持續深化建構前端防範、後端偵辦的「雙軌合流」機制,調查局未來將全力偵辦虛擬資產及三支業者等詐欺洗錢案件,並掌握新興數位金融發展態勢,結合行政監理與司法執法能量,打造全方位防堵網,維護健全金融秩序,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照片來源:調查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張孝義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