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桃議員聯手台語路協會 呼籲各縣市成立台語學校


北北桃議員聯手台語路協會 呼籲各縣市成立台語學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台灣第一所台語學校「高雄北嶺國小」本月正式掛牌,引發關注。台灣台語路協會昨(17)日號召全台18個台語親子共學團體,並與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新北市議員黃淑君、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及彭俊豪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縣市跟進高雄腳步,成立更多台語學校,避免母語在校園斷層。


台語路協會理事長董力玄指出,全國有86%人口主要或次要使用台語,但261間小學中僅1間為台語學校,占比僅0.038%,6-14歲兒童台語使用率僅剩7%,語言瀕臨斷層。一週一節的本土語言課不足以阻止流失,唯有體制內設立以台語授課的學校,才是根本解方。



北北桃議員聯手台語路協會 呼籲各縣市成立台語學校


黃淑君表示,新北市超半數人口來自南部,母語台語普遍,並分享自身經驗,孩子入學後面對全華語環境,常聽不懂課程,甚至同學誤以為他講外語,造成挫折與認同感受傷。她呼籲新北市政府立即成立台語學校,讓母語成為學習資源,而非負擔。


何孟樺指出,台北市有超過40萬人主要使用台語,需求龐大,語言學習不互斥,台語與華語並行可增進能力。她已在議會提案成立「台語府級推動小組」,並將串聯議員連署,推動台語實驗學校,培育師資、提供孩子使用母語的環境。


黃瓊慧表示,若缺乏體制內的台語學校,孩子將失去母語學習環境,台語可能逐漸被遺忘,文化根基也將隨之動搖。她呼籲各縣市應以推動台語學校為語言轉型正義的起點。


彭俊豪則強調,母語教育象徵文化平等,並透露桃園市明年將增加逾三百億元預算,可望挹注台語學校的成立,提供家庭更多選擇,推進更完善的語言政策。


北北桃議員與台語路協會強調,成立台語學校不僅提供教育選擇,更是保護台灣母語文化的重要措施,確保孩子能在體制內以母語學習,避免母語斷層,傳承台灣文化。


照片來源: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臉書翻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榮味等本土派大老支持郝龍斌 國民黨主席一戰仍有重要勢力需安撫


淡江大橋合龍現場布條惹議 張錦豪、戴瑋姍:國民黨刻意抹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