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警的領路人2-2】最艱鉅任務 群眾事件需要「阻材」隔離冷靜空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今年8月甫上任的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長方仰寧,曾任職台北市中正一警分局長,經歷了多次遊行陳情抗議事件,包括2012年的前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代理主席吳庭和支持群眾,1人散步繞行總統府事件。2013年勞工團體上街頭,以麻繩企圖拉倒拒馬事件。2014年太陽花學運和323佔領行政院、包圍警分局等事件。甚至在上任新北市警局長後,就面臨淡水公七自然公園自救會的抗議事件。處理經驗十分豐富的方仰寧,強調處理群眾事件,是警察最艱鉅的任務之一。
方仰寧說,未來將以「行政中立、依法行政」為核心,強化員警面對群眾活動,與各類刑案偵查的臨場應變、蒐證能力及群眾秩序管控。尤其,明年適逢地方大選,將嚴守執法分際,確保治安穩定、群眾理性表達,展現新北市警力守護社會的決心。而處理群眾事件,他覺得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阻材」,可以留出一個空間,一個群眾與執法員警維繫安全的空間。
方仰寧說,不論是明年地方選舉,或是一般的陳抗事件,面對這些群眾事件,始終認為阻材很重要。因為阻材是可以隔離群眾跟警察,否則只要警察跟群眾,開始正面對抗,一定就會有肢體接觸、就會有人受傷,且以目前的經驗與態勢,都是以基層員警受傷收場。所以,未來不管是幹部或基層,他希望能有適當的訓練,教會員警們適時使用適當阻材,做一個安全區隔,互相保持一個可以彼此冷靜的空間。
方仰寧也提醒,帶領群眾事件的領導者,能夠控制群眾情緒,儘量不要去破壞阻材。因為阻材被突破了,就意謂著陳抗群眾越線了,因為阻材同時也是警方執法器械之一,所以阻材被破壞了,也代表著有違法的存在,那也就是員警必須執法的信號了。警察在保持行政中立的同時,也必須恪守依法行政的原則。
方仰寧表示,群眾情緒一旦失控,警民衝突難以避免,因此他會要求員警熟練架設隔離設施,讓群眾與員警之間保有冷靜空間,以避免受傷。他更指出,警察常被誤解「強硬不行、軟弱也不行」,因此必須在執勤中保持冷靜,透過完整蒐證,確保每一項執法都有法源依據。
方仰寧感嘆強調,警察工作是一個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工作,其中群眾事件更是最艱鉅的任務。因為群眾的情緒是會被引導的,加上參與的群眾是不特定的,所以在群眾事件中,如何能去掌握群眾的情緒,控制群眾的秩序,這也是一個現場指揮官最困難的事情,也是現場執勤最為難的地方。
除了避免衝突,但在「行政中立」、「依法行政」的天職下,警察也要善盡執法責任,方仰寧表示,要落實依法行政,就必須靠蒐證,一定要有完整的蒐證,而且這個過程不能是片斷的,一定要完整、全程的蒐證。因此,他也會要求現在新北市的員警,開始不斷的訓練架設阻材,還有蒐證的能力,而這2項都是最基礎的工作。
方仰寧說,只要始終站在行政中立跟依法行政等兩個立場上,處理群眾事件就可以永遠站得住腳。尤其陳抗事件中,現場群眾的情緒,是需要撫平的,而不是激化。他認為,這些經驗就有待於平常的教育訓練、案例分享等,只要曾經發生過的,就引以為鑑,讓警察教育不停成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攝、警方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7千警的領路人2-1】貫徹治安交通與公安3議題 方仰寧盼與市民共編「安全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謝 東明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