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點名台南災後第14天這2家電信通訊仍不好 陳亭妃要求增設基地台


中午來開匯/點名台南災後第14天這2家電信通訊仍不好 陳亭妃要求增設基地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30)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針對台灣應變極端氣候提出警示,直指長期缺乏有效防災「事前演練」,導致災區應變SOP失靈。


陳亭妃點出颱風、豪雨期間,不僅基層行政人員對垂直撤離、避難場所等狀況手足無措,甚至連基本的通訊系統,以及老先生、老奶奶的撤離都出現問題,呼籲中央與地方必須將「演練」視為常態,才能有效動員公私部門資源。


陳亭妃指出,台灣處理堰塞湖雖然有經驗,可是每一個堰塞湖所造成的狀況、範圍跟影響都不一樣。這一次花蓮的堰塞湖是7月26日產生,一直都在監測當中,當時因為又有幾個颱風,所以不斷監測。


陳亭妃坦言,台灣長期以來並沒有做很多的演練,這次感受最深的就是,未來應該要在颱風、豪雨還沒發生之前,在3、4月就針對地理環境比較特別的狀況,預先做演練,「若真的發生了,怎麼辦?到底是垂直避難,還是要做什麼樣的避難場所演練?」


提到台南前幾天,安平區公所跟獅子會合作在平通里做了一個大樓的避難演練,陳亭妃回憶,這就像回到小時候,學校常常有地震避難等演練,但現在多數時候都只是警報、警報測試。警報測試之後的下一步呢?她認為,現在雖有細胞簡訊,但應當思考,老先生、老奶奶有沒有辦法看到簡訊?這次光復鄉一樓喪失生命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長者,這表示他們沒看到細胞簡訊。


「這些長者本身因為行動不方便,所以行政單位是不是應該在第一線,先要把行動不方便者撤離?」陳亭妃提到,雖然在第一線的行政單位知道要去撤離他們,但是當還沒發生事情的時候,老伯伯、老奶奶肯定會說:「不會啦,沒關係啦!」她建議,此時行政單位要用各種的方式,提醒、拜託他們,因為行政單位知道嚴重性在哪,要告訴他們「會很嚴重!」先把他們撤離,如果是行動不便者,要瞬間撤離是很困難的。


通訊斷訊與資源調度成救災硬傷,陳亭妃表示,尤其像這一次,在台南沒有水、沒有電、沒有通訊,她得到了很多經驗。在第14天,陳亭妃團隊都在災區做志工服務,為沒屋頂的幫忙用帆布弄屋頂。志工團隊發現自己的帆布不好用,因為太重了拉不好,就趕快買藍白帆布,並請朋友從北部調,自己的志工也去幫忙拉。


談到手機訊號問題,陳亭妃提到,當時團隊去到現場,因為沒有通訊, Google也無法運作,因為在偏鄉,很多導航不到。她說,海線里長跟後援會發揮很大的效用,在第一線就開始發現問題,馬上通報給她,於是她開始調資源。


以西寮七股為例,陳亭妃說,賴清德總統去了之後,馬上非常快就有電、有水,可是有水沒用,因為加壓馬達都壞掉了。里長跟她反映需要加壓馬達,她就在LINE或臉書馬上召集,就有獅子會水電志工和她團隊志工去幫忙裝。陳亭妃回憶,那時候看到里民有水了,都很開心,眼淚直流,「這些都是經驗,未來要先預做好準備。」


關於行動基地台構置不足一事,陳亭妃提到,第14天仍有許多地方聯絡不到人,中華電信因為有公股,比較能夠配合,但台灣大哥大跟遠傳到第14天,大家還在喊沒訊號。


陳亭妃說,她本身就是台灣大哥大,到了災區就沒人聯絡得到她,行政單位又不像里長,可以守著室內電話,得到區公所的訊息之後,趕快再去跟所有里民做通知。陳亭妃後來在特別條例、特別預算針對這方面,要求電信業者要多構置行動基地台。她認為,從台南、花蓮經驗,獲得的心得就是「演練」。


關於花蓮在23日通報系統,陳亭妃認為,通報系統應一體,中央地方不分黨派,現在極端氣候都不能用一般常理推斷,所以要先預設什麼狀態可能發生什麼。她強調,絕對不是要推卸責任,中央跟地方絕對是一體,看到那麼多鏟子、鏟子超人志工,大家都是不分你我「同島一命」。


陳亭妃認為,未來中央及各縣市,都要依照通報資料,事前做一些演練,一定要趕快去做撤離的演練,里長、村長、區公所、鄉公所都要演練,大家有底,而不會是連行政人員都不知道怎麼辦,「若行政人員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那百姓會知道怎麼辦嗎?」


「若知道什麼SOP,自然就可以幫到我們的民眾。」陳亭妃提到,事前演練不是說知道了才演練,既然風災、雨災固定的,6月就開始是豪雨,7月、8月、9月就是風災,行政單位是不是可以在4月份,就把有可能的一些特殊地理環境或特殊的狀況都先做演練,「中央、地方不分你我、不分黨派先做演練。」


陳亭妃強調,要公私資源集結,改善食物補給,若這樣子的話,行政團隊就心裡有底,那麼就不會擔心在災害應變中心找不到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有事前演練,那麼在災害應變中心的時候,就照著SOP進行。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台唯一聖蹟祭典在龍潭 蘇俊賓:爭取登錄桃園市定民俗


張善政赴光復救災遭抹黑 詹江村反擊:紀錄現場以利專業調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