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籲「不要再打高空」談罷免後警訊 陳亭妃:藍白合成常態、2026全台不好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面對外界關注與同黨立委林俊憲的民調差距,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1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表示,自己具備累積多年選戰經驗,「我的民調可以等於選票」,在上屆立委選舉中,即使在眷村選票中也能贏過國民黨,顯示服務能量與跨族群票源的穩定性。
陳亭妃指出,她的支持者涵蓋中間選民、泛藍及泛綠選民,而深藍族群在對比民調中本就會支持謝龍介,「深藍當然不會支持我們」,但她強調真正勝負關鍵在於掌握中間選民的支持度。
陳亭妃認為,台南四百年來從未出現女性市長,市民普遍對「女力市長」抱持期待,而她長期投入女性議題、女性政策推動,因此女性選民的支持動能明顯提升,「這也會讓選民跳脫原本的框架」。
陳亭妃也舉例,當年賴清德競選連任台南市長時得票率高達72.9%,代表在一對一對比情況下,不只是綠營支持者,包含許多國民黨與無黨籍選民都願意支持優秀候選人,「要贏,就是要像賴清德那樣,獲得跨光譜的支持」。
針對外界關注與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的民調差距,陳亭妃直言,她與謝龍介之間的「愛恨情仇」,台南市民幾乎都耳熟能詳,兩人從議員時期一路交手至今,已經「五戰五勝」,每一場都是真槍實彈的選戰累積。
陳亭妃回憶兩人首次交鋒時,當時因婦女保障名額制度,使謝龍介從「當選」變成「落選」。她指出,當年謝龍介位居男性議員最後1名,但因婦女保障席次啟動,「他本來宣布當選,結果一個名額讓給婦女保障,那個人就是我」。短短幾秒鐘的翻盤,也成為兩人之間政治恩怨的開端。
陳亭妃強調,23歲首次參選時,外界普遍不看好她,「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屁,怎麼可能選上」。但在家人陪伴與支持下,她珍惜婦女保障帶來的機會,在下一屆議員選舉中她拿下第2名,謝龍介則排在她之後,再往後一次,她更以第一名高票當選議員,再度領先謝龍介。
「所以我說5戰5勝不是嘴上說說。」陳亭妃表示,尤其第一次對決最關鍵,若非婦女保障席次,她不會上、謝龍介就會當選,也因此兩人之間的政治線從那時就交纏至今。
談到立委階段的競爭,陳亭妃回憶2008年是民進黨最艱困的時刻,對手是國民黨力捧的台南市長熱門人選,加上當時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聲勢如日中天,所有人都認為她不可能贏,「但我就是一步一腳印,把服務做到位」。
陳亭妃最後強調,民調固然重要,但她的選民基礎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靠長期耕耘、跨藍綠與中間選民支持累積而來,「我不是含著政治金湯匙長大,我的支持都是選民一張一張給的」。
陳亭妃也提到,自己2008年首次問鼎立委時,從「文宣被民進黨中央漏掉」,到險勝943票的政治歷程。她強調,自己與國民黨立委謝龍介歷經5次交鋒、5戰5勝,「國民黨最怕的人就是我,謝龍介更不敢再跟我對戰第6次」。
陳亭妃回憶,2008年選戰激烈,民進黨中央最後公布台灣地圖式文宣時,竟然只標示台南第二選區立委候選人賴清德,卻「把第一選區的我整個漏掉」。當下她正忙於拜票,沒有意識到問題有多大,但支持者瞬間炸鍋,不斷打電話到民進黨中央抗議:「你們是放棄陳亭妃嗎?我們這區選得多辛苦,你們怎麼把她漏掉?」
民進黨中央文宣部隨即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並南下致歉。陳亭妃說,這場「文宣烏龍」反而意外讓她獲得全國高度注目,加上時任總統陳水扁重返319槍擊案現場、留在台南為她站台造勢,「那幾天媒體全來,我真的因禍得福,老天爺有照顧我」。
最終,陳亭妃說自己以943票驚險勝出,也讓台南政治板塊重新洗牌,「如果那次輸,就是國民黨力捧的王昱婷上;馬英九又是當時最強氣勢。是我那943票,撐住了整個台南的局勢」。
陳亭妃接著說,接下來的立委對手就是謝龍介,第一次交手她贏他5萬多票,後來更擴大到9萬多票,之後謝龍介不敢再出馬挑戰,「所以我才說5戰5勝,每一戰都有數據、有記錄的」。
談到選舉風格,陳亭妃語氣堅定表示,她從來不做負面選舉,回憶第一次競選議員時,有人深夜拿著替她做好的負面文宣來給她看,「但我看了說這麼做才能贏,我會睡得不安穩,我拒絕」。她說,多年來選舉中,謝龍介經常用廣告車、廟口開講抹黑自己,但又不敢點名以避免被告。不過有一次,謝龍介在造勢時直接指名她進行抹黑,自己隨即提告並勝訴,法院判賠25萬元,「政治人物要拿到誹謗勝訴很難,因為大部分法官都認為可受公評,但我贏了」。
陳亭妃說,她不拿謝龍介被判賠的25萬元,因為會有第6戰,而這張法院認證亂講話、不尊重女性的判決書將深刻印在謝的頭上。她強調,謝龍介後來未再參選,就是心中早已有陰影,「國民黨當然希望找完全沒跟我對戰過的人,因為謝龍介一出來就是6戰6敗,他怎麼可能願意?」
此外,針對民進黨在大罷免案中失敗,引發黨內對2026與2028選局的深層焦慮,陳亭妃則認為,此次罷免案反映的不是單一選區的選情,而是藍白之間「不得不合作」的結構性趨勢,民進黨務必警惕。
陳亭妃指出,4年前沒有藍白合作時,民進黨原本在地方7比3領先,民調甚至差距4成,但選到最後仍僅贏4萬多票。而這次大罷免中,可以清楚看到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壓力下合流,「藍白不得不合作,這已經是未來會持續發生的趨勢,一直延伸到2028總統選舉」。
陳亭妃強調,民眾黨不可能長期維持「第3大黨」的角色,也不會永遠只做關鍵少數,遲早會面臨是否與國民黨或民進黨合作的選擇,「從趨勢來看,他們已經一步步和國民黨靠攏」。她說,正因如此,2026年全國選舉將比以往更艱困,「我們必須要有這項警覺」。
面對罷免後的民調反應,陳亭妃認為民進黨最重要的不是操作政治議題,而是「找回人民的感動」。她表示自己27年來無論扛轎或坐轎,一直在第一線深耕,因此很早就感受到政治板塊的變化。
以最近一場立委選舉為例,陳亭妃透露競選總部完全沒有動員遊覽車,連當時的總統蔡英文與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要來演講,很多人都緊張到打電話詢問:「不動員真的可以嗎?如果總統、副總統來,人太少怎麼辦?」但她當時堅定表示,「要相信人民自主的力量,比動員更重要。」
陳亭妃最後提醒,民進黨若要在藍白合夾擊下保持競爭力,關鍵不是追逐民調,而是重新抓住基層真正的情感與信任,「不要再打高空,人民的感動才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回應韓國瑜「桌子四隻腳說」 賴清德盼中方克制:勿成區域麻煩製造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