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議員質疑北北基桃颱風假不同調 張善政曝有這些考量

綠議員質疑北北基桃颱風假不同調 張善政曝有這些考量
桃園市議員李光達指出,「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成立目的是打造共同生活圈,但鳳凰颱風放假決策桃園卻不同調,造成民眾與企業混亂。圖:黨團提供

桃園市議會昨(20)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光達質詢時聚焦交通執法、南門市場大火後續,以及北北基桃治理平台效能。李光達指出,「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成立目的是打造共同生活圈,但鳳凰颱風放假決策桃園卻不同調,造成民眾與企業混亂。他強調,颱風假不是「開不開心」的問題,而牽涉產線排程、交通安全與經濟損失,地方政府應保持大方向一致,避免市民在縣市交界生活或通勤時遇到不同標準。他要求市府檢討平台運作,強化跨縣市溝通,避免重大政策再度出現落差。


對此,市長張善政說明,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設有市長、副市長及局處層級的聯繫會議,其中市長及副市長層級約每年各召開一至二次,局處層級則依實際需求隨時召開,涵蓋交通、教育等各領域,確保溝通暢通。目前各縣市皆積極推動治理平台,密切掌握跨縣市政策合作情形。


對於北北基桃颱風假不同調,張善政指出,各縣市因地理與通勤狀況不同,放假與否會有所差異。市府在決策過程中,已與基隆、台北、新北等首長進行溝通,並針對彼此對可能不同步的情況皆事先掌握。張善政說,今年夏季曾遇到僅大園、蘆竹、新屋、觀音沿海4區停班停課,但該4區與其他行政區間通勤、通學往來密切,導致部分教師停班而學校仍須上課的情形。針對此狀況,市府已完成通盤檢討,並依據通勤特性與整體安全考量,做出此次鳳凰颱風全市停班停課的決策,以確保市民安全、減少混亂。


李光達質詢時並提到,交通裁罰長期存在「說一套、做一套」的問題。他強調,執法單位口頭承諾「能勸導就勸導」,但實際執行差異大,市民普遍感受不到彈性,抱怨中央政府「搶錢」。他引用全國數據指出,近年交通罰單大幅增加,2020年全台裁罰金額約200億元,2023年突破300億元,每年平均成長15%。李光達質疑,依現行規定地方政府可分得約75%以上罰款收益,是否讓地方政府無形中依賴罰單作為財政來源。


張善政回應,會對於個案會進一步瞭解具體事證,若發現員警態度不佳,市府必定檢討改進。警察局長廖恆裕表示,對於輕微違規部分,已提醒第一線員警應以同理心處理,維持良好互動。至於個案中民眾因闖紅燈而受罰,民眾主張當時為黃燈,屬雙方認知差異,現場員警則依實際狀況做出判斷,執法程序並無不當。另針對未依順向停車及遭民眾檢舉等其他案件,警方均依相關法規執法無疑義,但同時也將檢視員警有無態度不佳等情形,並持續強化教育訓練。


李光達也針對南門市場大火,關注攤商生計及全魚市場老舊建物受損情況。他要求市府在釐清產權與保險責任的同時,從寬認定、提供攤商過渡期補貼,避免影響基本生計。他表示,南門市場是桃園指標性傳統市場,未來重建應朝安全、現代化方向推動,並在公平保障攤商權益前提下形成最大共識,讓市場盡速恢復營運、重獲人潮。


經發局長張誠回應,該魚市場是桃園鎮公所時期所興建,並領有使照,但該市場仍涉及部分私權問題,需進一步釐清,市府正與地主協調相關權屬關係。至於受火災影響之公有攤商皆有投保,市府將盡力提供攤商最大的協助,並力拚在農曆春節採購季前,協助受損攤商恢復營業,且預計於明(115)年啟動南門市場重建計畫。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綠議員質疑北北基桃颱風假不同調 張善政曝有這些考量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