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溪整治最後一哩路 楊瓊瓔爭取中央補助

大雅區烏橋與農路橋梁底高及長度不符河川規範,影響筏子溪整治,市府建設局召開地方說明會(圖/柳榮俊攝2025.7.21)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大雅區烏橋與農路橋長年使用已久,橋面狹窄、會車困難,且橋梁底高及長度不符河川治理規範,影響筏子溪整治的「最後一哩路」。今(21)日立委楊瓊瓔、市議員吳呈賢邀集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市府建設局召開地方說明會,爭取中央補助逾2.4億元,力促兩座橋梁於115年動工改建,完成筏子溪防洪整治最後關鍵工程。
筏子溪全長12.79公里,其中大雅段自農路橋至大雅排水合流口為尚待整治區段。第三河川分署指出,目前已拓寬部分河道至60公尺,並改善局部護岸,但烏橋與農路橋因橋底高不足、長度不符規範,成為通洪與防洪安全最大障礙,改建勢在必行。
建設局指出,兩橋將採二跨鋼板梁橋設計,全長各64公尺,橋體以鍍鋅塗裝強化耐久性,設計壽命逾50年,並以弧形橋型結合景觀,兼顧美觀與實用。完工後橋面總寬擴增至12公尺,設置雙向車道及人行道,引道與水防道路同步抬升,全面提升通洪斷面與人行環境。
考量施工對交通的影響,建設局亦規劃替代道路方案,如烏橋施工期間可改道振興路、永和路,預估繞行時間控制於5分鐘內,降低民眾不便。
市議員吳呈賢指出,烏橋與農路橋現有淨寬僅5.4米與4.3米,居民會車困難、安全堪慮,改建勢在必行。他強調,全案兼顧交通、通洪與人本設施,將顯著改善地方通行與防災能力。
楊瓊瓔表示,將全力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市府亦應積極配合地方配款。她呼籲建設局務必於年底前完成設計,明年初即辦理發包,儘速啟動改建工程,早日解決大雅區交通瓶頸與防洪風險。
相關新聞
罷免進入倒數 中六罷團:不要這樣的立委
中市二手玩具匯聚善意 邀企業齊心當志工傳遞愛
風雨無阻 數千人挺罷免「大台中我同意」遊行氣勢如虹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