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攜手打造友善照護城市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桃園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攜手打造友善照護城市。
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為喚起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關懷,桃園市政府將於9月攜手桃園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關懷據點,並結合多個民間單位,共同推動一系列以「關懷失智者及照顧者」為核心的關懷活動。從靜態展覽到動態體驗,邀請市民朋友攜手參與,傳遞「失智不失愛」的溫暖精神,相關活動請至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gov.tw/SzM) 114年失智症月活動查詢及報名。
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人口逐年攀升,失智症人口也逐步增加。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截至2025年底,全台失智人口將達38萬6,000人,占總人口約1.65%;其中桃園市約有2萬8,000人,展現出失智友善照護建設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失智友善政策,結合各局處資源,從硬體的環境設施到軟體的人文氛圍,致力打造宜居與友善的城市環境。至114年,全市已建置9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35家失智照護服務據點,以及6處失智友善社區,積極編織出完善的在地照護網絡。
桃園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攜手打造友善照護城市。
今年的失智月活動內容多元、豐富,以「輕鬆參與、溫暖同行」為主軸,包含:照顧者照護技巧分享,提供實用錦囊妙計;趣味闖關遊戲,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基本認識與防走失意識;精油芳療與園藝治療工作坊,帶領民眾認識其對心理健康的助益;失智者藝術創作展,展出由失智者親手繪製的畫作,讓大家看見記憶、尊嚴與生命力的感動故事。透過這些活動,市府希望讓民眾深入了解失智症,提升照護意識,並營造一個有溫度、有行動的友善社會。
衛生局指出,失智症初期常見症狀包含記憶力衰退、思考能力下降、行為改變及日常功能受損等,尤其是容易忘記剛發生的事情,或對熟悉事物感到陌生。透過早期發現與介入,可有效延緩失智進程,因此「認識失智、及早因應」至關重要。
為減輕照顧家庭負擔、提升照護品質,市府亦持續推動失智症延緩失能課程、照護者支持團體及資源轉介服務。若市民有相關需求,可撥打1966長照專線洽詢,或至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官網(https://gov.tw/GBf)查詢失智症服務資訊。讓我們在這個九月,一同走進失智者的世界,用理解與陪伴,為他們與照顧家庭注入更多力量與希望。
桃園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攜手打造友善照護城市。
更多新聞推薦
● 台北公館圓環拆除工程9/13動工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交通政策不應凌駕於專業- 記者: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