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怎麼跑贏第一名?

【王智立專欄】怎麼跑贏第一名?

田徑比賽,想拿金牌但已有一個實力遙遙領先的第一名,怎麼辦?加強訓練,不論是運動科學、心理素質、營養睡眠、體能訓練、爆發力等,都是正規有效的方法,但仍不能保證拿冠軍。


或可保持耐心持續努力,對手可能會受傷也有可能會老化而無法一直保持在巔峰狀態,總有一天可以超越。 但若不考慮運動家精神的話,想辦法不讓第一名参加比賽,即可大大提高勝率。


運動場上通常有一定的遊戲規則,每個參賽選手都得遵守。然而,商場或戰場上,所謂兵不厭詐,改變遊戲規則彎道超車,自古以來大有人在。


去年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表示「沒有競爭對手」(註:於陽明交大接受榮譽博士學位的典禮後表示在客戶信任方面,對手永遠趕不上台積電,想跟台積電競爭,「門都沒有」)。依這個邏輯,如果台積電決定投資其中一家客戶,第一個問題就是其他的客戶還能維持原來對她的信任嗎?而Intel已經是台積電多年的客戶了,投資Intel就等於自毁誠信。


所以市場謠傳,把它的設計部門賣給其他公司,台積電只要投資它的IFS(英代爾晶圓代工服務)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投資IFS確實有好處,現成的廠房設備以及訓練有素的員工,可以快速提升美國本土先進製程的產能,或可滿足川普政府的要求。


試問米其林三星的廚師,如果要換到別人的廚房去烹飪拿手料理且維持一貫的品質,有那麼簡單嗎?這應是對廚藝一竅不通的外行話,更何況是工序超過千百倍複雜的半導體製程?!自己建廠購買熟悉的生產和廠務設備,才是保證新廠良率可以維持的基本功。


回顧2015年,IBM把兩個晶圓廠(22/14nm)及16000個相關專利使用權「送」給Global Foundry時,同時還附上嫁妝15億美元,來保障跟著過去的IBM員工未來的工作權和涵蓋其他隱藏的成本。如果用同樣的標準,Intel的IFS要送給台積電,是不是也得給台積電至少15億美元呢?為何還需要台積電花錢來投資入股呢?


懷璧其罪


主要是受地緣政治的干擾,台積電被邀請到美國設廠,現階段還必須幫Intel重新回到當年IDM (設計與製造整合)的龍頭寶座。IFS再怎麼成功,依照美國英雄主義的概念而言,替人作嫁恐怕無法滿足MAGA的政治宣誓。 如果照半導體產業的邏輯,台積電目前的處境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那麼,打不贏就加入,可否?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歷史的長河告訴我們,半導體產業過去的發展是整合製造與設計的IBM、Intel、TI、Toshiba、NEC、Samsung等國際品牌的天下。而近20年幾年,設計與製造的分家開創了很多創新的Fabless公司,如Qualcomm、NVIDIA、Broadcom、MediaTek,以及AMD (從IDM轉型為Fabless的成功案例)等。


筆者提出一個新的想法:如果受制於地緣政治的干預,迫使台積電重新思考商業模式,那麼一個具有控股能力的虛擬IDM(Virtual IDM),可能嗎? 如果台灣成立半導體主權基金,取得記憶體大廠Micron/SK Hynix 10-20%的股權,結合上述願意共襄盛舉的Fabless 設計公司,以及邀請AI時代來臨的主要系統與應用廠商(Apple、Microsoft、Tesla、Meta等)共同結盟,成立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American Grand Alliance(SMAGA),是否能改變遊戲規則重新佈局,進而反守為攻呢?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