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威脅白領職場?微軟公開「10大AI難取代工作」 藍領反成新寵

AI威脅白領職場?微軟公開「10大AI難取代工作」 藍領反成新寵
微軟公開AI難取代的工作前10名。(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在人工智慧迅速普及的今日,白領職場受到衝擊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根據《CNBC Make It》報導,微軟近日發布一項名為《生成式AI對職業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高度依賴資訊處理的白領工作,藍領職業因為與AI互動較少,反而成為未來更具穩定性的就業選項。

這份研究分析了2024年1月至9月期間,美國使用者與微軟AI聊天機器人Bing Copilot的20萬筆匿名對話記錄。研究團隊將對話中使用者所追求的目標定義為「使用者目標」,而AI在對話中執行的任務則稱為「AI行動」。舉例來說,若使用者想學習如何列印文件,目標是「操作辦公設備」,而AI的角色則是「訓練他人使用設備」。

研究顯示,大多數使用者傾向於透過AI協助完成「資訊搜尋」、「撰寫內容」及「溝通交流」等任務,而AI也在這些領域展現出極高的完成度。報告指出,AI多以「教練」、「顧問」或「教師」等輔助性角色出現,協助人類理解並完成任務。

由於AI主要在語言處理與資訊分析領域發揮作用,像是翻譯員、歷史學家、作家及業務代表等職業,被列為最容易受到AI取代的類別。

與此同時,藍領職業多數與實體作業相關,例如清潔、按摩、屋頂施工、洗碗等工作,因較少使用AI工具,在報告中被歸類為受AI影響最小的職種。

AI接觸率最低的10個工作:

採血員

護理助理

危險品清除工人

助手、油漆工、泥水匠,

防腐師

工廠和系統操作員

口腔顎面外科醫師

汽車玻璃安裝和維修工

船舶工程師

輪胎修理工和更換工

根據蓋洛普的調查顯示,截至2025年,白領族群中有27%經常在工作中使用AI,比2024年增加12%。其中科技業使用率最高達50%,其次為專業服務業34%、金融業32%;而生產線及前線工作者的使用率則從2023年的11%降至2025年的9%,幾乎沒有成長。

專家拉文‧傑蘇塔山(Ravin Jesuthasan)指出,AI快速改變了白領工作的結構與技能需求,也縮小了技能紅利差距。他強調,雖然白領需要快速提升技能以因應變局,但許多藍領職業依然具備高度穩定性。

他以水電工為例說明:「我家的水管設施跟你家的完全不同,因此機器要取代我這個水電工還差得遠。」他也補充,如今的藍領職業不再只是體力勞動,更需要熟悉先進技術,甚至操作複雜設備,因此吸引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