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都更難1/迪化街繁華盡頭竟藏「危樓」! 老宅強撐百年住戶如困獸

大稻埕都更難1/迪化街繁華盡頭竟藏「危樓」! 老宅強撐百年住戶如困獸
橋北段三小段的房屋殘破不堪,不僅磚牆鬆動且斑駁,連屋頂都充滿鏽蝕,看起來飽受風霜。(圖/讀者提供)

[周刊王CTWANT]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二段的橋北段三小段的房屋群落,清朝期間位於繁華熱鬧的大稻埕碼頭附近,也是劉銘傳鐵路的重要據點,如今在歲月的雕琢下,這些歷經風霜的老屋早已不堪居住,不僅屋內的磚石隨時都有鬆動崩塌的可能,外頭的樹木也彷彿揮之不去的詛咒,不時就會竄進屋內影響住戶的生活起居。2014年就在跑都更程序的橋北段三小段,經歷各種波折而一再延宕都更進度,導致地主們叫苦連天。

CTWANT記者於10月6日實際走訪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橋北段三小段,當日正逢中秋連假,迪化街商圈的人潮絡繹不絕,古色古香的建築與文化底蘊十足的歷史氛圍相互交織,勾勒出盛名遠播的觀光勝地。然而,在沿著迪化街一段一路向北而行,直至穿過台北橋走入迪化街二段,映入眼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大稻埕都更難1/迪化街繁華盡頭竟藏「危樓」! 老宅強撐百年住戶如困獸
橋北段三小段的老屋至少擁有130年的歷史,清朝光緒年間就已存在,如今內部已經破舊不堪。(圖/黃耀徵攝)

當記者走入迪化街二段,看見一棟棟殘破不堪的老屋,斑駁陳舊的磚牆堆砌出歷史的滄桑,再由滿是繡蝕的鐵皮屋頂遮掩住曾經的風光。地主之一的小瑞(化名)向記者說明「這些房子是我阿祖在十初頭歲時就搬進來的,而她在97歲那年過世,當時的我才10幾歲,如今我已經要60歲了」。

這些老屋至少擁有130年的歷史,於清朝光緒年間就已存在,小瑞表示,自己的房子已於2023年拆除,會選擇拆除是因為它早已不堪居住,與其留著不停花時間與金錢來修繕,不如索性把它拆除,省得留下來可能會造成他人的危險。

然而,不同於小瑞在外還有去處,同樣60歲的阿玲(化名)目前已經無處可去,而她在橋北段留有兩棟房子,一棟是給年過90歲的父母居住,另一棟則給自己居住。阿玲向記者傾訴,為清除不斷蔓延至屋內的樹根,以及修繕屋內各種殘破,她已經花了200餘萬,而當記者親自去她家拜訪時,卻看到茂密的樹根再度闖進她的客廳,而她實在是不知道還要與這老屋搏鬥多久。


大稻埕都更難1/迪化街繁華盡頭竟藏「危樓」! 老宅強撐百年住戶如困獸
阿玲向記者傾訴,為清除不斷蔓延至屋內的樹根,以及修繕屋內各種殘破,她已經花了200餘萬元,如今樹根卻又再度入侵。(圖/黃耀徵攝)

6名地主齊聚其中一名地主阿德(化名)的家受訪時,房屋突然出現劇烈震動,並從屋外傳來巨大聲響,地主們與記者誤以為是地震,旋即打開房門查看,沒想到竟是屋外有來車經過,只是因為來車開關車門就造成房屋震動,地主們也苦笑表示「這樣你就知道這裡的屋子居住環境有多差了吧!」

對此,李玉卿律師表示,建商應該是都更條例所規定的實施者,實施者即辦理都更事宜的機構。而都更進行方式端視地主與建商之約定如何,建商承擔多少義務也要視契約而定。至於政府在都更案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據都更條例75條、76條規定,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核定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限期令其改善或勒令其停止營運並限期清理;必要時,並得派員監管、代管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理。

本刊致電大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負責此案的江姓負責人取得聯繫,他表示,改圖是幹事會要求,大將也是按照其要求進行改圖,修改之後也有依照規定進行公告、公展以及公聽會,且全程都有充分讓地主發表意見,強調一切皆依照程序進行。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回應指出,本案位於環河北路二段21巷南側,屬於已認定建築線的現有巷道,依法不得併同申請改道。關於建築線及廢巷改道問題,屬實施者與設計單位應檢討事項,本處在各階段均已提醒依法辦理,後續補正是因實施者未於初期揭露完整資訊,並非臨時新增要求。至於重行公開展覽部分,因實施者修正內容幅度較大,依法須重新辦理公開展覽及公聽程序,本處已於112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辦理第二次公開展覽,並於12月15日召開第二次公聽會,全程依法公告,絕無未通知地主情事。都市更新處並表示,理解地主盼改善居住環境的急切心情,但都更須依程序及權利人共識推動,待實施者完成補正並申請續審後,將協助案件儘速進入審議程序。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