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耐震力超越台北101 學者:不會重演福島事故
核三廠耐震力勝台北101 學者挺重啟:不會如福島電廠爆炸、關鍵在能源安全
攸關台灣能源未來的「核三廠是否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登場,中選會今(7)日舉行首場電視意見發表會,由正方代表、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與反方代表、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分別就核三重啟爭議發表意見。
葉宗洸在會中強調,台灣核電廠設計與地理條件與日本福島電廠不同,即使台灣發生7級以上強震,也不會對核三廠結構造成致命影響,「核三的耐震能力高達0.72G,是台北101大樓的兩倍以上,遠高於國際標準。」他直言,「核三不會像福島電廠一樣爆炸。」
核三耐震數據勝過101 葉宗洸駁「地震恐釀災難」說法
針對長期以來反核人士以台灣地震多發為由反對核電廠續用,葉宗洸直指這類說法「毫無依據」,並提出詳細數據說明。據葉說,核三廠耐震設計為0.72G,遠高於翡翠水庫(0.4G)與台北101大樓(0.3G);即使遭遇高達1.38G地震強度,台電的評估顯示核三機組依然可以安全停機、維持結構完整,且歷年地震並未對台灣核電機組造成重大損害。
他補充指出,福島核災是因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地下備用電力系統,導致冷卻系統失效,進而發生爐心熔毀事故。但台灣的核電廠並無此風險。葉宗洸解釋:「台灣核電廠的備援發電系統設置在地面以上,並離海平面10公尺以上,且依照核安管制機關要求,早已加設海嘯防護牆,海嘯根本不會對核三造成破壞。」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圖/直播畫面)
⚡ 台灣能源依賴進口達98% 核能成為戰略選項
葉宗洸進一步指出,台灣是能源嚴重仰賴進口的島國,98%的能源來自海外,電網又屬獨立架構,任何供應中斷都將對國安構成威脅。他盤點各能源類型的「安全存量」:
燃煤僅36天
天然氣更低,僅7~11天
核能高達18個月~36個月
「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應優先使用存量高的能源系統」,葉宗洸語氣堅定地說。
他也點名,國際間早有多項聲音支持台灣維持核電。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即曾多次公開建議台灣應保留核電;美國國會聽證會中,前海軍情報官更直言「台灣至少要保留一座核電廠」。
️ 葉宗洸:若遭封鎖 核電仍可維持軍政醫關鍵電力
葉宗洸進一步強調核能在戰時的「備援戰略地位」。他舉例指出,烏俄戰爭期間,烏克蘭境內多數燃煤與燃氣電廠皆被俄軍摧毀,唯獨核電廠持續穩定運作,支撐七成國內供電。他指出:「核電廠不會成為攻擊目標,因為任何一方攻擊核電設施,都將自陷災害,影響整個區域甚至全球。」
台灣若遭遇封鎖、天然氣無法進港,仍可依靠核電維持約5~6%的基本電力,涵蓋包括總統府、國防部、行政機關、以及重症醫療機構等國家關鍵設施的電力需求,「這是確保國家持續運作的生命線」,葉宗洸說。
️ 呼籲一年內讓核三進入「待命狀態」 落實總統承諾
針對公投時程與實際操作可能性,葉宗洸直言:「我呼籲台電讓核三廠在一年內恢復為停機待命狀態,這是總統賴清德競選時的承諾,現在應該落實。」
他亦批評目前台電大幅依賴燃氣與風光電的規劃不切實際。「燃氣新機組根本無一如期上線,風電每度成本6.5元,光電4.8元,核電卻只要1.6元,民眾卻無選擇權,只能接受高價電,還被政府威脅要漲電價,這合理嗎?」
反方曾文生回應:核電重啟須符合法定三前提、兩條件
面對正方強勢論述,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採取更保留立場,並未明言「反對重啟」。他表示,核電要重啟必須建立在三個前提與兩項法定程序之上:
三前提:核安無虞、核廢有解、民意支持
二必須:主管機關制定安全審查辦法、台電依照審查結果進行自主安全評估
曾文生指出,「目前連子法都還沒訂出來,更別提啟動正式安檢流程。」他也補充,台電已開始進行高階核廢料選址立法與儲存評估作業,未來將根據主管機關要求啟動各項配套。
中選會首場發表會登場 5場辯論將影響全民決斷
核三重啟公投案為2025年唯一一場全國性公投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凡年滿18歲具國民身分者皆具投票權。
中選會共規劃5場電視意見發表會,首場已於8月7日下午3時在中視登場,由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主持,清大葉宗洸與台電曾文生分別代表正反方。後續場次包括8月9日、11日、13日、15日,邀請國會議員、產業界、民間團體及能源專家依序登場交鋒。
中選會提醒,電視發表會同步於中視新聞YouTube直播,也可透過有線第10台、MOD第10台與無線電視第1台收看。
後續關注建議:
各場次辯論主張細節
AIT與美方智庫對台核能政策觀點
台電是否配合評估核三待命操作可行性
民間對高電價與用電穩定的反應
更多eNews報導
精神病裝的?土城惡男「不哭了」 拘留一夜吃飽睡足、氣色良好
賀瓏「公開天殘遺書」掀議!友人怒揭真相 凱莉不捨5字力挺被讚爆
- 記者:吳之亨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