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全縣志書同步啟動 凝聚文化力量書寫共同歷史記憶

雲林全縣志書同步啟動 凝聚文化力量書寫共同歷史記憶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16)日宣布啟動《雲林縣志》及20鄉鎮市志同步編纂工作,由縣長張麗善領軍,在水林鄉舉辦啟動記者會,象徵雲林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志書工程正式展開。縣府攜手專業學者與地方鄉親,預計115至116年間全面完成出版,為雲林留下完整歷史記憶與文化根基。


雲林全縣志書同步啟動 凝聚文化力量書寫共同歷史記憶
雲林縣府今於水林啟動縣志與20鄉鎮志編纂,張麗善宣布史志工程開跑。(記者廖承恩翻攝)

《雲林縣志》自110年啟動修編,是縣史首部志書,記錄自清領時期開拓至民國112年間的發展脈絡,內容涵蓋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宗教、文化等面向,共11卷34篇,約710萬字。縣府規劃於114年底完成定稿並公開閱覽,115年10月正式出版,為雲林地方文化資產寫下歷史新頁。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志不僅是一部書,更是一座承載集體記憶的文化橋樑。縣府同步推動「一鄉鎮一志書」,讓每一塊土地的故事被看見、被記錄。除已出版的北港鎮志、斗六市志、口湖、四湖、西螺、虎尾與古坑等7冊外,其餘13鄉鎮及北港續修也全數啟動,縣府補助70%、公所自籌30%,共同打造地方文化的完整版圖。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志》已邁入期末修正關鍵階段,將於114年底完成定稿並開放公開閱覽,115年10月出版。各鄉鎮志也陸續委託專業團隊編纂,預計115至116年間全面完成,縣志與鄉志同步推進,將雲林文化脈絡完整串連,強化地方文化自信。


雲林全縣志書同步啟動 凝聚文化力量書寫共同歷史記憶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志》年底定稿公開閱覽,明年十月出版,寫下縣史文化新里程。(記者廖承恩翻攝)

今天這場座談會,揭開鄉志計畫序幕。由代理鄉長張東凱主持,縣府處長、村長、代表、鄉親與編纂團隊齊聚,邀請鄉親提供老照片、文獻與口述資料,為鄉志注入溫度與生命力。《水林鄉志》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執行,期程19個月,預計116年完成,呈現水林自然、人文與產業全貌。

縣府表示,從縣志到鄉志的同步推進,不僅是文化保存,更是凝聚地方力量、延續土地記憶的重要工程。透過全民參與與專業編纂,雲林將以文化為根、以歷史為基,讓每一個鄉鎮的故事都能代代相傳,成為全體雲林人共享的文化篇章。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