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極限登山家呂忠翰(阿果)於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Cho Oyu,8,201公尺)成功登頂後合影,完成個人第十一座八千米高峰。(圖/橘子關懷基金會)

[NOWnews今日新聞] 橘子關懷基金會長期倡議冒險,透過支持和行動鼓勵年輕人勇於跨出舒適圈、勇敢追大夢,自2021年起與極限登山家呂忠翰(阿果)一起推動「前進十四峰」計畫,今年5月才五度挑戰成功無氧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Dhaulāgiri, 標高8,167公尺),拿下個人的第十座八千米高峰;不到半年,又續寫冒險里程,於10月14日成功登頂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Cho Oyu,標高8,201公尺),更拿下個人第十一座八千米高峰,持續實踐「GoNext」冒險精神。

秋季喜馬拉雅風雪最兇、峰頂積雪最厚的卓奧友仍成功登頂——「阿果」第十一座八千米到手;先5月無氧登頂道拉吉里,再以西藏側傳統路線挺進;長達1.5個月適應、遭遇豪雪「營地滅頂」、人力與路繩資源吃緊,他說:「沒有一座山容易,但沒有一次等待是白費。」


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呂忠翰在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EBC,5,364公尺)前自拍留影,進行秋季登山前的高地適應訓練,為挑戰卓奧友做準備。(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從尼泊爾到西藏:一趟被豪雪與管制重塑的適應旅程

阿果先在尼泊爾進行EBC健行與高地適應:自盧卡拉起步,沿途於Namche Bazar(約3,450m)停留、上至Dingboche(4,350m)、Lobuche(4,850–4,950m),循序推進到EBC一帶(約5,364–5,400m),落實「爬高睡低」原則並以心跳、睡眠、頭痛作為是否續攀的風險閘口。其後轉往西藏拉薩入境,車行一路西進,再下切至卓奧友路線。

抵達BC(約4,900m)後,隊伍原計劃再推進至ABC(約5,700m)建立主營;但期間遭遇連日豪雪——ABC帳篷「被滅頂」、道路中斷、物資與人員回撤/回補困難。阿果與隊友曾被迫先撤至低海拔鎮上躲壞天氣,再以徒步方式踩著深雪回到ABC,光是回營就成為體能與心志的考驗。


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呂忠翰行走於喜馬拉雅山區冰河地形,背後即是聖母峰與鄰近雪峰群,展現極限登山家在高原環境中的日常節奏與適應訓練。(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資源緊繃與協作拉鋸:在「誰來開路」之間,守住安全底線

豪雪過後,既有路繩被掩埋、雪坡步階重建,雪巴頭數不足的現實浮上檯面。多支國際隊伍在ABC召開協調會:誰來開路、如何分攤繩材、攻頂節奏如何安排?在「想趁天氣窗衝一波」與「先補適應/補資源」之間拉鋸。

阿果堅持:不以「吸氧無敵」的錯覺冒進,反而強調合理適應與風險控管;他也提醒,若把「攀登」簡化為快速完成與清單打勾,將失去與山的連結與傳承的價值。

呂忠翰表示:「看著別人已經登頂,我們才剛抵達現場,焦慮很真實。但匆忙不是答案。這一輩子對同一座山,也許只有一次好好對望的機會。」


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攀登途中天氣放晴,呂忠翰在卓奧友山區營地前露出笑容,背後雪線清晰,象徵漫長等待後迎來的天氣窗與希望。(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攻頂日厚雪之上與雲海並肩 台灣登山的當代意義

歷經1.5個月的往復適應、壞天氣窗口等待、人力與物資的再分配,10月14日阿果與隊友在西北稜傳統路線的步階上踏出最後一段,於台灣時間約11:35登上卓奧友。站在厚雪覆頂與翻湧雲海之間,阿果把這一座,寫進自己的第11座八千米峰。

阿果在攻頂之前,曾主動聯絡1993年、2000年的台灣前輩,向開路者致敬;並提到台灣第一位於卓奧友無氧、無雪巴的前輩伍玉龍等歷史記憶。對他而言,「前進十四峰」不僅是個人清單,更是台灣探險文化的延續,在國際商業攀登浪潮與效率文化高漲的年代,台灣仍可透過節奏、紀律與價值選擇,找回屬於自己的攀登倫理。「理解世界的模樣,就是探險。」呂忠翰說道。

從出發前送機的親友與團隊、到尼泊爾山區環保組織(SPCC)的偶遇;從國際隊伍在ABC的會議、到壞天氣裡彼此的等待,阿果一次次提到被支持托住的感受。

呂忠翰表示:「把時間留給自己與身邊的人很重要」,同時也學會向不合拍的關係說再見;而每一次回到演講場域與讀者對眼,都是他持續上山的養分。


呂忠翰卓奧友登頂 攜手橘子前進十四峰計畫
攻頂前夕,呂忠翰在高海拔帳篷中迎接日出,「理解世界的模樣,就是探險。」(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呂忠翰卓奧友攻頂重要時間線(2025)

09/02 從台灣啟程,飛尼泊爾展開適應

09/02–09/下旬 EBC一線適應:盧卡拉—Namche—Dingboche—Lobuche—EBC周邊

09/下旬 轉拉薩入境西藏,長程車行西進,抵卓奧友BC(約4,900m)

10/上旬 推進ABC(約5,700m);逢豪雪、道路中斷;撤至低地後再徒步重返

10/中旬 多隊在ABC協調路繩/人力與攻頂節奏

10/14 登頂卓奧友(8,201m)

Cho Oyu(卓奧友峰)小百科

海拔:8,201m(世界第六高)

位置:中尼邊界,喜馬拉雅山脈

首登:1954年奧地利隊

常用路線:西北稜傳統路線(西藏側)

地形特性:峰頂廣闊、厚雪深積,氣象穩定度受季節影響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體育新聞
人氣體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