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時代來臨!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現代讀者還有一個大挑戰:智慧型手機造成知識碎片化,面對誘人且快速獲得滿足的數位世界,該如何好好靜下來讀一本書?
要啟發一個人養成閱讀習慣,除了透過身教,引發興趣往往更有效。
最近三年,我受邀到上百所國高中演講,啟發了不少學生開始喜歡閱讀。有好幾位圖書館主任、閱讀推動教師跟我說,學生們聽完我演講後,主動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書來看,還有幾位是天天都造訪。我是怎麼做到的?
國、高中生當然不會主動想要「聽演講」,就跟沒有閱讀課外書習慣一樣。很多孩子只要聽說學校安排了演講,有些人就準備要去現場睡覺,比要他們去讀課外書還難。但是有解,重點就是「引發興趣」!
我在國、高中演講,和對大人演講的版本截然不同。對青春期孩子來說,他們關心的是同儕關係、戀愛、考試、升學、身體變化,不想聽大人說教。因此,就從他們關心的議題下手,引發孩子們的興趣!
我對國、高中生演講的開場,是這樣說的:「總共十題,快問快答。每一題只有十秒鐘,馬上寫下你的答案!」所有孩子們會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問題?手邊準備好紙、筆,有如百米賽跑的起跑線上,所有選手們一字排開、身體前傾,等待鳴槍。
來了!第一題:「寫下你從小到大失戀的次數。」
題目一出來,現場熱力爆棚。那瞬間有尖叫的、大笑的,整個現場(通常在體育館內)彷彿要炸開了,像極了演唱會現場。
「各班討論一下,推派出班上失戀次數最多的人,待會兒上台分享如何走出失戀。」整個體育館再炸開一次!每次我站台上,看著台下熱鬧滾滾,現場的老師們也紛紛笑到肚皮痛。
我勸老師們忍住好奇心,不要去偷看學生們寫的答案(而且也不用交,學生自己帶回家)。我沒有強制要求各班一定要有人出來分享,但是,每次總是很多學生想上台(這個年代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
不管他們講出什麼樣的答案,我都會說:「有些人的答案挺不錯,但是不夠好。最好的答案,在書裡面!」
接著,投影片秀出彭明輝教授所寫的《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書封照片。「這本書過去二十年幫助了許多失戀者走出來,青年失戀者必看!」我說。學生們紛紛睜大眼睛、抄下書名。
以孩子最關心的話題(例如失戀)引發好奇,激發他們找書來看的興趣。我平均一場演講會提到十本書,以孩子們最關心的議題,連結到相關的書籍。引發好奇、激發興趣,不僅對學生有用,是對所有人都有用。
現代人專注力被智慧型手機綁架,就是因為網路上太多新鮮的東西,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如果我們無法抵抗手機,那就利用它們。
我對大人演講時,會請所有人拿出手機,有幾張重要投影片,我會說:「這一張很好用!請大家用手機把這一張拍下來、存起來,待會兒我教你怎麼用。」大家都會跟著做,純粹好奇。聽眾的專注力,這時候就全部凝聚了。之後聽眾是否有回顧他們拍的照片?那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當下」奪回專注力,聽講就會有效果。靠這方法,主辦單位回饋給我的聽眾滿意度,分數都很高。
回到開頭的問題:知識碎片化時代,如何培養閱讀習慣?我的建議是:利用手機,當作引發好奇的媒介。
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一本書要接觸到讀者,只能透過書店、圖書館、以及極少數能上廣播節目去曝光。現在人手一機,大幅增加了書與讀者之間的接觸時機和面積,尤其社群媒體的分享、說書影片、Podcast 頻道,讓一本書更容易被大家知道。
現代人時間顆粒度愈來愈細,閱讀的形式潮流當然也會變,最好是順勢而為,善用這個趨勢潮流,而非強硬抵抗。想培養閱讀習慣,最好用的方法,還是本章開頭提到的「引發興趣」、「與書同行」、「創造閱讀環境」。
要靠興趣來養成習慣,而非工具。手機只是工具,閱讀的關鍵在興趣。
現代許多創作都非常有趣,你可以在辦公室、書桌、床頭擺幾本有趣的書。五分鐘的閱讀就有五分鐘的收穫——在一頁之中找到一個好句子都很滿足——若能在睡前閱讀十五至三十分鐘,總是一夜好眠。
順便提醒地球上的大忙人,開車、騎車、過馬路,勿滑手機。人類有千萬種死因,交通部證實滑手機造成交通事故的件數年年升高,我倒是還沒聽說有看書看到意外死亡的。
借鏡蒙格的智慧,知道閱讀不會死,我就一直閱讀,看可不可以超過九十九歲。
本文選自《命定之書,一頁篇幅,讓人生無限增幅》,作者:愛瑞克,天下文化出版。
- 記者:X Media
- 更多職場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