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教母蕭碧燕 學媽媽省錢 再把小錢變大錢

人稱「基金教母」的蕭碧燕曾說:「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不在乎過程,只在乎結果!」不過,靠基金存夠退休金的她,卻清楚知道,她的理財能力養成之路,有位貴人非常重要,就是她的母親。

在業界有「定時定額教母」封號的蕭碧燕,在擔任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期間,就是個超級大忙人,不僅要到全台各地做宣導說明會,幫助投資人建立正確的基金理財觀,平時還要接受各大企業、媒體的演講邀約和訪問。

去年離開公會後,蕭碧燕成立公司「穩瑩基金管理網」,日子更加充實緊湊。約好訪問的當天,她才剛從台中講課趕回,她笑笑說,現在一天之內南北奔波是家常便飯,感覺都快要變成高鐵代言人。

為人親和、總是穿著素雅的蕭碧燕,曾被台灣民眾票選為最想聽到的理財專家演講人「首選」,只要是由她主講的理財座談會,肯定是場場爆滿,座無虛席,號召力之大,連不少名嘴都要甘拜下風。

有資深財經媒體人分析,蕭碧燕分享基金投資,觀念簡單,操作又不複雜,所以獲得投資人肯定。事實上,人稱「基金教母」的蕭碧燕,本身靠著投資基金賺到台北市東區精華地段的房子,又存足退休金,她的理財智慧跟成功經驗,才是真正取信於人、吸引群眾的主因。

來自嘉義鄉下的窮困家庭,家中只有一份收入要養育七個女兒,加上父親曾經兩度失業,只能靠母親幫人洗衣補貼家用,蕭碧燕從小就很清楚什麼叫做「沒錢」的生活,她回憶,「我家從來沒有外食過,更別說是給零用錢了,連想要買個筆記本,都很難要得到,負責管帳的母親,為了讓家裡每一張口有飯吃,對家裡每分每角都是斤斤計較。」

家裡沒錢,蕭碧燕身上穿的用的都是別人轉送,只有過年時,她才能套上開學要用的「新制服」過乾癮,但是,人窮志不窮,因為這樣的環境,蕭碧燕驕傲地說,七姊妹都很用功,全部都讀到大學畢業。

「在重男輕女的年代,很多父母會叫孩子放棄念書,早點去工作賺錢,但是,我們家七仙女卻能如願完成學業,在家族面前揚眉吐氣,這些都得感謝母親當年的堅持。」

學省錢 記帳抓漏 擠出生活費
說起蕭媽媽,蕭碧燕說,只能用「又省又摳」來形容。她記憶中,母親每天都會認真記帳,家裡大大小小的開銷,絕對是一清二楚。
「聽到撥算盤的聲音,我們最怕媽媽發現開銷變多時大發雷霆!」蕭碧燕開玩笑說,因為媽媽很會「抓漏」,會認真比對每月開銷的差異,比方說,發現這個月電費比上個月貴一些,就得聽媽媽嘮叨一整晚,一直問「兇手」究竟是誰。

「其實,我們都是趁媽媽睡著之後,再偷偷爬起來開燈念書!」蕭碧燕回憶那些與母親「捉迷藏」的日子,笑中帶淚的說,「媽媽心裡當然是支持孩子多讀書,但是為了討生活,也不得不警告我們要省一點,不然到時候連飯都沒得吃!」

「如果不是母親這樣省,要怎麼養活一家人?」蕭碧燕感慨的說,連同阿嬤在內,一家十口只能擠在十坪大空間,睡覺的床鋪還是母親用鄰居丟掉的布,自己拼接縫製而成,棉被也是如法炮製,「妳一定可以在生活的每個小細節,看到媽媽『省錢』的痕跡。」

「因為人多,水果要買容易『分』的,像是小番茄,就能一人吃三顆;一根從菜市場競標買回來的甘蔗,剖成很多小段,就人人吃得到,而且剩下的甘蔗皮跟殘渣曬乾後,母親就拿來當柴燒。」

「就算一家人外出到深夜回來,也別妄想有機會外食,鐵定是回家隨便一碗飯配醬瓜解決。」蕭碧燕大笑說,一年之中,唯一算得上「高檔」的菜,就是母親會在除夕當天殺一隻雞,「每個人可以分到一塊雞肉,就這樣。」

受到母親節儉的影響,即使現在生活富裕不少,蕭碧燕對物質的需求依然很低,偶爾才會帶家人上館子,而且一餐不得超過一千元,否則她會覺得「太浪費」。
她嚴肅的說:「人要知足,何必一定要吃得多貴多好!」連她手上唯一的Coach包,也是在四十五歲之後才買的,「房貸都還完了,該盡的責任都盡了,現在才開始享受也不遲啊!」

學理財 買房不負債 生活更自在
蕭碧燕讀大學時便學母親用記帳控管開支,「每月生活費一千二百元,包括伙食、交通費,還要買書,怎麼可能夠用!就靠記帳,把錢省出來啊!」

為了省錢,她和四位室友合購一條土司,沾果醬,泡奶粉,當早餐吃;另外兩餐則嚴守預算,「青菜三元、有加肉絲的菜六元、半碗白飯一元,剛好十元。」處處精省的程度讓同學佩服不已。

她回憶,媽媽兩次買房子都用現金,一次是向大舅借兩萬,自己拿出兩萬,用四萬元買下那間十坪大的房子,一次是用六十三萬元換屋,讓全家人住進夢寐以求有庭院的透天厝。

「媽媽常講,貸款不划算,借二十卻要還四十,不如現金買。」這就是為何蕭碧燕買屋堅持五年內繳清房貸的原因。
「我買大安區的房子,每月房貸大概一萬多元,但是為了盡量不要負債,寧可快點還清。」蕭碧燕強調,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這麼做,但是,房貸繳清後,她才體悟出媽媽的智慧,「沒有負債的『輕鬆感』也是一種無形的財富,人若無後顧之憂,生活才能真正自在、快樂。」學投資。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女人變有錢》2013年3~4月號NO.26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