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存款連3月下滑 10月餘額跌破1200億

國銀人民幣存款持續走下坡。根據央行最新統計,截至今(2025)年10月底,國內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降至1,187.94億人民幣,較9月再減11.19億元,連續第3個月呈現下滑走勢。自今年初跌破2013年以來低點後,人民幣存款大致都在低檔震盪,當前水位約1,200億元上下,已成區間整理的「基本盤」。
從結構來看,外匯指定銀行(DBU)10月人民幣存款降至885.34億元,法人戶與個人戶皆下探;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餘額亦縮減至302.60億元。央行說明,DBU存款下跌主要是法人支付貨款,OBU則因部分企業將人民幣轉換為美元並用於對外融資,使兩者同步走低。
近期人民幣存款承壓,與全球利率環境轉變有關。央行指出,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後,美元指數短線反彈並維持高檔,加上美元存款利率明顯優於人民幣,使得市場資金偏向美元資產,部分企業與個人因此減持人民幣,拉低整體存款規模。不過,央行強調,觀察跨境貿易往來,人民幣仍具實質需求,目前並未看到類似關稅戰引發的劇烈波動。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匯款需求同步降溫。10月人民幣匯款總額滑落至1,692.62億元,DBU與OBU匯款均較9月走弱。銀行業者分析,近期國內投資人增加申購陸股相關基金,而扣款來源多以人民幣帳戶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幣存款支出,整體餘額呈現溫和下行。
央行同步揭露最新人民幣專案利率,一個月期以永豐銀行4.2%最高,三個月及六個月則由高雄銀行分別開出1.4%與1.5%,一年期以板信銀行的1.4%最佳。不過,這類「專案利率」多半設有特定條件,一般存款利率更低。對比之下,美元利率依舊具備吸引力,以報酬率角度來看,人民幣存款短期內仍難吸引大量新增資金。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