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Intel大作戰 學者:對台積電弊多於利

台灣半導體面對川普政府攻勢頻頻備戰,其中就包括台積電投資英特爾(Intel),讓曾經的「美國晶片龍頭」重獲新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半導體面對川普政府攻勢頻頻備戰,其中就包括台積電投資英特爾(Intel),讓曾經的「美國晶片龍頭」重獲新生。然而,學者對此並不樂觀,認為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將會影響到本身獨立性,後續可能也會面臨製程差異大、反壟斷等後續問題。
川普1月時就批評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產業,宣稱要課徵100%關稅,而近期變本加厲,再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台積電上週遠赴美國召開董事會,會後並無具體提出針對川普政策的作法。但市場傳言,台積電早已沙盤推演,包括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蓋第3廠、設置CoWoS先進封裝工廠,以及考慮收購英特爾晶圓廠。
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台積電近期確實面臨到來自川普總統、美方壓力以及利空頻傳,包括先前18日將對台灣來課徵100%關稅;美國晶片法案補助款也可能生變,甚或是美國希望台積電能赴美設置先進封裝廠,甚至目前亞歷桑納州3座廠房以外,額外增加其他廠房建置。
而美方希望能夠救援英特爾,不外乎拆分為製造以及設計部門,其中,設計部分最有可能由博通(Broadcom)或者高通(Qualcomm)承接;製造部份就會由台積電來接手。
但這樣的情況其實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弊多於利。因為台灣過去在「矽智財」的IP是與英特爾合作,未來由博通或高通把持後,不僅會讓對方競爭力大大提升,也可能會導致我國的聯發科IP相關矽智財未來受到一定程度箝制。
而最大影響還是對於台積電,無論是去接管英特爾晶圓廠,或是技術方面入股、轉價都可能會對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競爭力產生動搖,不利於中長期發展。
其次,台積電能否完全接收英特爾晶圓廠,仍考驗川普態度,尤其他比較不太願意由外資業者掌控本土最大半導體廠,對於美國製造要恢復到過去榮耀,當然還是希望由美國自身業者介入,但這也礙於現有技術層面問題。
從實務面分析,劉佩真表示,台積電要針對英特爾晶圓廠進行改造也具有相當難度,因為許多製造環節及技術節點都大不相同。未來也必須要提防,經營英特爾晶圓廠後,所伴隨的市場壟斷議題。
她總結,即便市場不偏好台積電介入英特爾,但這筆交易除了單純商業利益之外,還包括了美方政治力介入,使得問題相對並不單純。
相較於救援英特爾,到美國加碼投資晶圓廠或是封裝廠都較可以維持台積電的獨立性,再加上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先地位讓其有議價能力,可把成本轉嫁給客戶,都會比台積電入股英特爾來得更加單純。
相關新聞
英特爾傳將分家!台積電、博通分別接手 設計和製造恐拆分
發明專利申請「台積電連9年奪冠」 成功大學連續3年蟬聯學校首位
川普關稅大刀揮向晶片!不只台積電被拖累 學著揭3浪衝擊一波波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