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服員抱病上班亡 機師發聲喊話公司做3事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飛米蘭執勤時身體不適,抱病上班返台後離世,引發各界關注。(圖/記者呂炯昌攝)
[NOWnews今日新聞]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飛米蘭執勤時身體不適,抱病上班返台後離世,引發各界關注。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呼籲,身為機組員的一份子,都深刻感受到同仁的離世,不僅是一紙文件或流程上的結束,而是真真切切對每一位當班組員與其家屬,造成了持續的情感衝擊與心理負擔,誠懇建議公司在後續處理中,請務必以更人性化的角度出發。
近日有一位長榮航空空服員在執行航班時身體不適,但當班座艙長遭指控並沒有即時協助聯絡機上衛星醫療系統(medlink),下機時甚至忽視她的身體狀況及需求。該組員返台後住院,最終不幸離世。對此,長榮航空證實接獲同仁不幸往生消息,正進行調查中。
今下午孫嘉明率首席副總經理廖至維、發言人陳耀銘、副總經理蕭錦隆、副總經理許惠森、協理楊秀慧出面說明。孫嘉明先率高層鞠躬致歉,強調「這次的事件,對我們是個極其沉痛的提醒。我們承諾,將以更高的標準,來打造一個讓所有同仁都能更安心、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呼籲公司採取以下具體行動:
- 主動提供組員心理輔導資源
建議公司主動為當天所有當班組員,以及亡者家屬,安排心理輔導或心理諮詢協助。
這不僅有助於大家面對創傷與壓力,也能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支持與關懷,而非被動地等待外部通報或申請。
- 建立關懷追蹤機制
除了初期輔導,公司可與心理專業單位合作,為受影響人員提供後續追蹤支持以外。然而我們也深知:許多心理創傷並非立即顯現,唯有持續的關懷才能有效預防延後性壓力反應。
- 以尊重、慎重的態度處理相關文件及溝通
呼籲公司在與內部及外部對應時,除依法處理外,更應以溫度與敬意面對亡者與家屬。
讓「死亡證明」不僅僅只是封程序性的文件,而是讓團隊重新正視生命意義與價值,跳脫制度的綑綁,用以人為本的角度,正視ㄧ位同仁的離去,所帶給我們的省思。
工會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僅只是在體現公司對安全與人的重視,更重要的是重建同仁對組織的信任與凝聚。同為機組員的一份子,我們都深切期望,這件事的結束,不僅止於一份報告,而能成為一次學習與反思,時時刻刻提醒著:「在航空專業之上,仍應抱持著一份對人的責任與溫度!」
相關新聞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亡 工會「白玫瑰運動」淚控:高層說謊
座艙長未回報組員生病?長榮航空認有瑕疵 1週內完成調查
長榮航空道歉了!總座鞠躬:將更高標準照顧長榮人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