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禁地 4》一手試玩報導 以無接縫開放區域架構延續豐富探索打寶玩法
《邊緣禁地 4(Borderlands 4)》是由 Gearbox Software 開發、2K 發行的第一人稱打寶動作射擊遊戲。該系列憑藉獨特的隨機武器系統、鮮明的漫畫風格,以及支援多人合作的快節奏戰鬥,吸引了眾多玩家。
這次本作將冒險舞台轉移至全新星球「凱羅星」,並捨棄以往的分區地圖設計,首度以「開放世界」作為核心架構,結合更高機動性的玩法與進化後的戰鬥系統,企圖打造系列至今規模最大的改變。
GNN 編輯部搶先體驗了 PC 版完整遊戲,將帶領玩家深入了解本作在劇情演出、探索設計與戰鬥系統上的全新嘗試,並分享實際遊玩後的心得。
這次的舞台「凱羅星」不再如以往被切割成多個區域,而是以一整片相互連接的巨大開放世界。從「時域天尊」所掌控的中央領地向外則延伸出三個風格鮮明的區域,凋零田野、卡卡地亞燎原區以及終點山脈,每一處都展現出獨特的氛圍。
為因應更廣闊的地圖,本作大幅提升了玩家探索的便利性。基礎動作方面,角色現在能使用二段跳、空中閃避與攀附特定牆面。
初期取地的鉤鎖與滑翔翼更進一步增添了探索的自由度,讓玩家輕鬆登上高處再緩緩降落,同時載具系統也改為能隨時召喚,再加上 ECHO-4 GPS 系統的導入,玩家不必頻繁打開地圖,就能直覺地前往目標。
然而作為系列首次的開放世界嘗試,實際加分效果卻相當有限。原因在於《邊緣禁地》系列本就擁有規模龐大的關卡區域,而且主要遊戲循環一向強調任務導向的升級打寶,並不鼓勵漫無目的的探索。因此改為開放世界後對核心體驗的提升並不明顯。相反的還造成了玩家在高速駕駛載具時嚴重的幀數下降與卡頓。
遊戲在內容方面絕對能滿足所有玩家的期待,光是支線任務就將近一百個,這還不包括賞金合約、寶庫探索與各式各樣收集要素,許多任務也延續了系列一貫的惡趣味與無厘頭風格,相當有趣。
部分的支線內容再完成後還能獲得購買額外背包欄位的 SDU 代幣,形成一個探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的正向循環,讓人不知不覺的一個目標接一個玩下去,沉浸在升級與打寶的樂趣中。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後期的區域必須透過推進主線劇情才能解鎖,而主線任務在等級與難度設計上,又鼓勵玩家先完成部分支線、提升實力後再挑戰。因此建議玩家盡可能的先完成支線內容再推進主線。
當玩家首次完成主線劇情,遊戲就會開放「終極寶庫獵人模式」,把既有關卡的敵人等級全面提升並加入各種強化效果,並且獎勵玩家更稀有更強大的裝備。
除此之外,新的商店與技能樹等額外內容也會一併開放,進一步提升遊戲的深度。想要體驗其他職業的玩家也可以直接創建一名 30 級的新角色,可以說通關主線只能算是吃完前菜而已。
戰鬥方面得益於主角機動性的提升,讓本作的戰鬥比系列過往更鼓勵玩家主動出擊。
二段跳、橫向閃避與滑翔讓玩家能更靈活的迴避攻擊;鉤鎖則能抓取地圖上的物件丟向敵人,或是到達制高點發動攻勢。部分 BOSS 戰甚至設計了專屬機制,像是跳到空中閃避特定攻擊等等。
照理來說,這些改動應該能讓戰鬥更加有趣,操作上限提升,戰術選擇也更為多樣。但可惜的是遊戲卻在最關鍵的打擊感上出現退步。
主線劇情中的敵人多以打擊回饋不佳的生化甲冑人為主,再加上疑似為了配合開放世界規模而犧牲的物理效果,導致斷肢表現與物理效果都遠遠不如前作,實際遊玩時始終缺乏應有的爽快感。
遊戲中每位寶庫獵人都擁有三大技能樹分支,而每條路線又能再細分成三個流派,大幅提升了角色養成的自由度。在完成主線後還會額外解鎖一整個名為專精的全新技能樹,讓玩家能持續強化自己的角色。
至於擔心流派過多選擇困難的玩家也不用擔心,只要花費一點金錢就能在遊戲中的安全屋進行洗點輕鬆嘗試各種不同的玩法。
裝備系統上,本作擴充了系列一貫多樣化的槍枝系統,加入更多種類的槍枝部件,這也代表著本作的槍枝組合將會比過往都更加豐富。
並新增了「修復套件」與「重型武器」欄位,前者能讓玩家自行補充生命值,不再需要依賴敵人掉落的補品回血,而重型武器則整合了原本的手榴彈欄位,新增了重機槍與飛刀等全新類別,並且不再消耗彈藥改成充能等 CD 的使用方式,讓玩家不需要特地留到 BOSS 戰再消耗彈藥資源。
為了增加玩家打寶時的成就感,本作下修了最稀有金色等級物品的掉落率,並且強化其他等級的槍枝,提高了每一件裝備的價值,強化玩家獲得裝備時的喜悅。
在裝備介面上遊戲也全面翻新,更符合現代玩家的操作習慣。冒險途中加入了更多快捷操作,讓玩家能減少耗費在整理背包的時間,把重點放在戰鬥與打寶本身。
在主線劇情的設計上,可以看出開發團隊有意修正《邊緣禁地 3》備受詬病的誇張搞笑演出和不合邏輯的劇情,將系列原有的黑色幽默稍微收斂並嘗試加入更為嚴肅的敘事風格。
開場橋段氣氛營造相當成功,新反派「時域天尊」在短短幾分鐘內便展現出強烈的威脅感,成功吸引玩家對後續劇情的期待。
遺憾的是這樣的張力沒有維持太久。序章結束後,劇情節奏馬上變得鬆散拖沓,任務之間多半依靠生硬的麥高芬※ 串聯,開篇塑造極具壓迫感的時域天尊也不見人影,直到遊戲後期才重新現身,存在感蕩然無存。
※ 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
而新登場的主要角色也因為缺少足夠的魅力,即使陪伴玩家一路走到尾聲,仍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連名字都差點叫不出來,這也使得遊戲中幾處應該要讓玩家感受到衝擊的劇情反轉完全沒有引發任何共鳴。
所幸《邊緣禁地 4》延續了系列傳統,安排了多位前作角色客串登場。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玩家操控的寶庫獵人這次也會出現在劇情動畫中,並與這些角色產生直接互動,成為主線劇情中少數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
本作的硬體需求大幅提升,但畫面與特效表現卻不如前作。在相同配備下,即使開啟 DLSS 或 FSR 之類的畫質提升功能,幀數仍幾乎減半,在大型戰鬥或高速移動時也經常出現掉幀與卡頓的狀況。
此外,遊戲在翻譯品質跟穩定性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約 30 個小時的遊玩過程中,就發生了 4 次當機。裝備欄位也出現無法標記販售的嚴重 Bug。繁體中文的翻譯中則夾雜了一些錯字與不適當的用語,雖然官方團隊有提到部分的內容會在發售時修正,但依舊讓人感到擔憂。
《邊緣禁地 4》作為系列首次的大型變革,在探索體驗、操作手感、角色構築與戰鬥系統等方面都有明顯進化,讓遊戲更貼近現代玩家的習慣,劇情上也嘗試吸收回饋進行調整。
然而遊戲同樣存在不少問題。劇情缺少記憶點,開放世界對遊戲性的加分有限,戰鬥更為靈活但打擊感卻退步。再加上效能不佳、Bug 頻繁與當機問題,整體完成度仍令人擔憂。
對系列死忠粉絲來說,這依舊是熟悉的《邊緣禁地》,但若你是新玩家或是普通粉絲,或許稍微觀望一下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這次本作將冒險舞台轉移至全新星球「凱羅星」,並捨棄以往的分區地圖設計,首度以「開放世界」作為核心架構,結合更高機動性的玩法與進化後的戰鬥系統,企圖打造系列至今規模最大的改變。
GNN 編輯部搶先體驗了 PC 版完整遊戲,將帶領玩家深入了解本作在劇情演出、探索設計與戰鬥系統上的全新嘗試,並分享實際遊玩後的心得。
初戰開放世界,探索更自由但加分有限
這次的舞台「凱羅星」不再如以往被切割成多個區域,而是以一整片相互連接的巨大開放世界。從「時域天尊」所掌控的中央領地向外則延伸出三個風格鮮明的區域,凋零田野、卡卡地亞燎原區以及終點山脈,每一處都展現出獨特的氛圍。
開放世界地圖
凋零田野
為因應更廣闊的地圖,本作大幅提升了玩家探索的便利性。基礎動作方面,角色現在能使用二段跳、空中閃避與攀附特定牆面。
初期取地的鉤鎖與滑翔翼更進一步增添了探索的自由度,讓玩家輕鬆登上高處再緩緩降落,同時載具系統也改為能隨時召喚,再加上 ECHO-4 GPS 系統的導入,玩家不必頻繁打開地圖,就能直覺地前往目標。
ECHO4 GPS 指引
然而作為系列首次的開放世界嘗試,實際加分效果卻相當有限。原因在於《邊緣禁地》系列本就擁有規模龐大的關卡區域,而且主要遊戲循環一向強調任務導向的升級打寶,並不鼓勵漫無目的的探索。因此改為開放世界後對核心體驗的提升並不明顯。相反的還造成了玩家在高速駕駛載具時嚴重的幀數下降與卡頓。
隨時隨地召喚載具
從支線內容到終極寶庫獵人,維持傳統誠意十足
遊戲在內容方面絕對能滿足所有玩家的期待,光是支線任務就將近一百個,這還不包括賞金合約、寶庫探索與各式各樣收集要素,許多任務也延續了系列一貫的惡趣味與無厘頭風格,相當有趣。
部分的支線內容再完成後還能獲得購買額外背包欄位的 SDU 代幣,形成一個探得越多就拿得越多的正向循環,讓人不知不覺的一個目標接一個玩下去,沉浸在升級與打寶的樂趣中。
大量蒐集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後期的區域必須透過推進主線劇情才能解鎖,而主線任務在等級與難度設計上,又鼓勵玩家先完成部分支線、提升實力後再挑戰。因此建議玩家盡可能的先完成支線內容再推進主線。
當玩家首次完成主線劇情,遊戲就會開放「終極寶庫獵人模式」,把既有關卡的敵人等級全面提升並加入各種強化效果,並且獎勵玩家更稀有更強大的裝備。
除此之外,新的商店與技能樹等額外內容也會一併開放,進一步提升遊戲的深度。想要體驗其他職業的玩家也可以直接創建一名 30 級的新角色,可以說通關主線只能算是吃完前菜而已。
戰鬥機制全面進化,核心的關鍵卻退步
戰鬥方面得益於主角機動性的提升,讓本作的戰鬥比系列過往更鼓勵玩家主動出擊。
二段跳、橫向閃避與滑翔讓玩家能更靈活的迴避攻擊;鉤鎖則能抓取地圖上的物件丟向敵人,或是到達制高點發動攻勢。部分 BOSS 戰甚至設計了專屬機制,像是跳到空中閃避特定攻擊等等。
戰鬥節奏更快更瘋狂
照理來說,這些改動應該能讓戰鬥更加有趣,操作上限提升,戰術選擇也更為多樣。但可惜的是遊戲卻在最關鍵的打擊感上出現退步。
主線劇情中的敵人多以打擊回饋不佳的生化甲冑人為主,再加上疑似為了配合開放世界規模而犧牲的物理效果,導致斷肢表現與物理效果都遠遠不如前作,實際遊玩時始終缺乏應有的爽快感。
養成自由度大幅提升,裝備系統再擴充
遊戲中每位寶庫獵人都擁有三大技能樹分支,而每條路線又能再細分成三個流派,大幅提升了角色養成的自由度。在完成主線後還會額外解鎖一整個名為專精的全新技能樹,讓玩家能持續強化自己的角色。
至於擔心流派過多選擇困難的玩家也不用擔心,只要花費一點金錢就能在遊戲中的安全屋進行洗點輕鬆嘗試各種不同的玩法。
角色技能樹
裝備系統上,本作擴充了系列一貫多樣化的槍枝系統,加入更多種類的槍枝部件,這也代表著本作的槍枝組合將會比過往都更加豐富。
並新增了「修復套件」與「重型武器」欄位,前者能讓玩家自行補充生命值,不再需要依賴敵人掉落的補品回血,而重型武器則整合了原本的手榴彈欄位,新增了重機槍與飛刀等全新類別,並且不再消耗彈藥改成充能等 CD 的使用方式,讓玩家不需要特地留到 BOSS 戰再消耗彈藥資源。
為了增加玩家打寶時的成就感,本作下修了最稀有金色等級物品的掉落率,並且強化其他等級的槍枝,提高了每一件裝備的價值,強化玩家獲得裝備時的喜悅。
打寶玩家的最愛
在裝備介面上遊戲也全面翻新,更符合現代玩家的操作習慣。冒險途中加入了更多快捷操作,讓玩家能減少耗費在整理背包的時間,把重點放在戰鬥與打寶本身。
過度收斂的全新篇章,經典角色是唯一看點
在主線劇情的設計上,可以看出開發團隊有意修正《邊緣禁地 3》備受詬病的誇張搞笑演出和不合邏輯的劇情,將系列原有的黑色幽默稍微收斂並嘗試加入更為嚴肅的敘事風格。
開場橋段氣氛營造相當成功,新反派「時域天尊」在短短幾分鐘內便展現出強烈的威脅感,成功吸引玩家對後續劇情的期待。
只在開頭有存在感的男人
遺憾的是這樣的張力沒有維持太久。序章結束後,劇情節奏馬上變得鬆散拖沓,任務之間多半依靠生硬的麥高芬※ 串聯,開篇塑造極具壓迫感的時域天尊也不見人影,直到遊戲後期才重新現身,存在感蕩然無存。
※ 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
而新登場的主要角色也因為缺少足夠的魅力,即使陪伴玩家一路走到尾聲,仍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連名字都差點叫不出來,這也使得遊戲中幾處應該要讓玩家感受到衝擊的劇情反轉完全沒有引發任何共鳴。
名字都差點忘記的主要角色們
所幸《邊緣禁地 4》延續了系列傳統,安排了多位前作角色客串登場。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玩家操控的寶庫獵人這次也會出現在劇情動畫中,並與這些角色產生直接互動,成為主線劇情中少數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
前作角色客串登場
最佳化與穩定性不足,遊戲體驗大打折扣
本作的硬體需求大幅提升,但畫面與特效表現卻不如前作。在相同配備下,即使開啟 DLSS 或 FSR 之類的畫質提升功能,幀數仍幾乎減半,在大型戰鬥或高速移動時也經常出現掉幀與卡頓的狀況。
此外,遊戲在翻譯品質跟穩定性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約 30 個小時的遊玩過程中,就發生了 4 次當機。裝備欄位也出現無法標記販售的嚴重 Bug。繁體中文的翻譯中則夾雜了一些錯字與不適當的用語,雖然官方團隊有提到部分的內容會在發售時修正,但依舊讓人感到擔憂。
結語:系列革新給予肯定,可惜完成度仍不足
《邊緣禁地 4》作為系列首次的大型變革,在探索體驗、操作手感、角色構築與戰鬥系統等方面都有明顯進化,讓遊戲更貼近現代玩家的習慣,劇情上也嘗試吸收回饋進行調整。
然而遊戲同樣存在不少問題。劇情缺少記憶點,開放世界對遊戲性的加分有限,戰鬥更為靈活但打擊感卻退步。再加上效能不佳、Bug 頻繁與當機問題,整體完成度仍令人擔憂。
對系列死忠粉絲來說,這依舊是熟悉的《邊緣禁地》,但若你是新玩家或是普通粉絲,或許稍微觀望一下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遊戲資訊
遊戲名稱:邊緣禁地 4
遊戲原名:Borderlands 4
遊戲類型:射擊掠寶
對應平台:PlayStation 5 / Xboc Series X|S / PC(Steam / Epic Games Store)
發售日期:2025 年 9 月 12 日
建議售價:標準版 新台幣 2090 元,豪華版 新台幣 2990 元,超級豪華版 新台幣 3990 元
支援語言:繁體中文等 14 種語言
遊玩人數:1~2 人(連線最多 4 人)
遊戲分級:限制級
開發廠商:Gearbox Software
發行廠商:2K
官方網站:https://borderlands.2k.com/zh-TW/borderlands-4/
- 記者:GNN新聞
- 更多遊戲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