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之丘 f》試玩報導 以不俗的製作水準挑戰純和風恐怖主題

與《惡靈古堡》同樣源自日本,也是早期 PS1 蔚為經典的恐怖遊戲《沉默之丘》系列,憑藉著多層次的劇情刻劃、壓迫感十足的精神恐懼以及細膩的心靈恐懼表現,在當年是幾乎與《惡靈古堡》齊名的存在。






不過在系列作高峰的二、三代,以及嘗試表現新方向,但評價偏向兩極的四代之後,隨著製作團隊 Team Silent 的解散,這系列也開始走下坡。後續登場的《沉默之丘:歸鄉》、《沉默之丘:起源》以及 2012 年的《沉默之丘:驟雨》皆交由歐美團隊外包,並有著不同層面的製作問題,並沒有像以往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期間 KONAMI 也試圖將《沉默之丘》系列交由旗下王牌的小島秀夫團隊操刀,為此還衍生出影響現今恐怖遊戲型態至深的《沉默之丘 s》可玩互動預告《P.T.》,但這項專案最終因為許多因素未能實現。



就這樣過了約十年,或許是看到隔壁棚《惡靈古堡》系列的再次崛起,KONAMI 才決定由岡本基領軍,於 2022 年重新啟動《沉默之丘》,尋找這項經典 IP 的可能性。除了交由《層層恐懼》系列開發團隊 Bloober Team 製作、於去年獲得空前成功的《沉默之丘 2》重製版之外,一個是至今沒有消息的《Townfall》、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沉默之丘 f






從正式公布至今,將近約四年時間開發的《沉默之丘 f》到底本事如何?這次 GNN 有幸受原廠邀請,搶先體驗了即將發售的正式版,徹底體會一改歷代作偏向歐美風格,將舞台改在日本的《沉默之丘》的實際樣貌。

※ 以下報導與圖片可能含血腥表現,閱覽前請斟酌


參雜稍微辛辣的故事



我們已經在先前的報導,多次提及了本作的劇情大概,這邊就不再加以贅述。而礙於本次評測的劇透限制以及確保對劇情的新鮮感,這塊區域將盡可能不含任何劇情上的詳細描述。

雖然本作由 KONAMI 日本本部主導企劃,考慮到製作團隊泥巴娛樂屬於新興工作室,第一次獨立操刀這樣的大型企劃(不算上《惡靈古堡》附屬的多人模式的話),在演出這塊編輯要誠實的說,剛開始並沒有拉高太多期望。也因此在看過實際的表現後,編輯反而覺得現在的呈現已經是超出預期的好。






無論是配音、演技還是氛圍的呈現,負責出演角色群的演員表現都算及格以上,就部分的對話偶爾還是會給人些許的棒讀感。應和這次故事主題的橋段,轉折處演出有成功帶出戰慄般的氣氛,其帶有血肉、激寒入骨的恐怖描寫可說十分的有感。






然而向來是系列招牌的「表裏世界」的呈現,在本作卻略顯微妙。歷代表裏世界的呈現方式雖然都會加入一些與主角、或其他要角內心世界的呈現,但大致上的架構並不會脫離表世界太遠。但這次的《沉默之丘 f》對於裏世界的呈現,更像是介於夢境以及記憶兩者的綜合體,到了後期更是看到會讓人覺得「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比起驚奇更令人困擾外加出戲的設定。






的確若是借用夢境與記憶的概念,確實可以做出一些稍微超出框架的表現手法,但到中後期製作團隊對於「跳出框架」這點有著稍微超前過頭的概念,玩到後面還讓編輯一度跳回到主機畫面,確認一下自己玩的還是不是《沉默之丘 f》。

撇除掉有些許疙瘩的點,整體的劇本以及架構設計依舊不俗,並沒有太虎頭蛇尾,並在從中好好的探討了舊時代關於家庭、社會、友情與愛情等思想上的矛盾,在整體的遊玩過程中編輯也越來越對主角雛子到底遭遇過什麼愈發好奇。






最後要再提一點的是,第一輪基本上是不會有任何分歧的選項的,雖然玩到最後你可能隱約猜到大致上實際發生了什麼事,但想要完整解開謎底的話,第二輪以後開啟的分歧選項就會是關鍵了。而且第二輪會有很多在第一輪沒有的過場演出,這些都有更進一步提示雛子的身世與遭遇。

另外,第一次破關之後,遊戲就會告訴你要如何達成其他結局(見選單的結局列表),那些條件其實就是暗示玩家可能會出現不同劇情分歧。就編輯個人的觀點,第一輪就是用來暖身,然後第二輪開始才會慢慢告訴你全部的真相。有點類似《尼爾:自動人形》跟《返校》輪迴循環的概念

所以要是好奇劇情,乖乖跑第二輪吧。


好壞參半的系統設計



前面的劇情設計,就總體來說,編輯很喜歡這樣的呈現方式(雖然也伴隨噁心就是了),但開始檢視遊戲機制的時候,編輯發覺比起設定上的偶然出戲,動作系統的設計取向或許更令人疑惑。

如果各位玩家已經有看過我們 GNN 在 8 月初的試玩報導,或許有玩家會對於在打擊上一些設計概念感到困惑,也就是最多人指責的「打擊停頓」這樣的呈現方式。「打擊停頓」指的是利用在重擊時停頓動作一秒或數秒的方式,來呈現敲擊厚實重物的打擊感效果,而在《沉默之丘 f》當中則是用得有些過度了,打擊某些怪還會出現超過三秒以上的奇怪卡頓,給人一種很不自然的手感。

遺憾的是這樣的效果到了正式版還是存在,因為這似乎是製作團隊一開始就決定好的方向,但還是希望未來有機會改善。





  • 攻擊分輕重(R1 與 R2)兩種,抓準敵人破綻的瞬間 R2 下去就能輸出強力傷害







  • 使出完美閃避的話就能迅速恢復體力



問題不只這樣,因為本作採用第三人稱越肩視角的方式行動,加上有許多戰鬥發生的地方是在空間較窄的巷弄或室內,一旦被怪物逼到牆角,視角上就很容易出現被阻擋與畫面過近的問題。這個就比較嚴重了,因為視覺上的問題很容易導致玩家沒有辦法準確抓到反擊或閃避時機,大幅影響戰鬥體驗。





  • 惱人的視角問題



撇除戰鬥系統的問題,怪物的攻擊模式倒不會太刁難玩家,只要別急急忙忙地看到怪就用水管招呼,而是仔細觀察每隻怪的一兩招特定攻擊,並抓好閃避與反擊的時機,要對付並不會很難。不過如果是一大群上來,或是從體型就能看的出來「這傢伙沒敲爆個幾把武器應該是打不死的吧?」,誠心建議走為上策。





  • 我打胖胖?真的假的?



有趣的是身為恐怖冒險遊戲,《沉默之丘》系列早期都不是太重視戰鬥,直到 2008 年的《歸鄉》開始,經手過該系列的外包製作團隊都曾試圖改進《沉默之丘》的動作手感。《沉默之丘 f》也走上了這些外包前輩的老路,借鑒了《驟雨》的武器耐久度概念,並成為《沉默之丘》系列少數沒有槍類武器出現的作品。





  • 不過說認真的,玩到後面就會覺得一根水管比什麼美式居合還實用多了



相較於動作系統的大幅改造,解謎與頭目戰就相對地偏向保守。預設的解謎大多都是機關排列組合,或是對照提示轉動機關收集物品等等,難度不高但也不至於太隨便。頭目戰就是很傳統的,需要透過觀察找到打擊弱點與攻擊時機的模式,倒是這些 BOSS 的設計都頗具特色,攻略起來不致於會太無聊或是想摔手把。





  • 在附近搜刮一下補品與可用的武器很重要







  • 解謎沒有太多很謎語人的提示,多嘗試幾下排列組合就行







  • 多觀察幾次行為模式就能找到攻略法







  • 如果是真的手殘到用個普攻都能 MISS,撿個護符上個供品換功德點數強化自己一下吧



得益於這代添加了許多狹小巷弄與複雜建築的緣故,《沉默之丘 f》有著意外充實的探索誘因,特別是當進行到第二輪的時候,鼓勵玩家到處亂晃下說不定就能發現驚喜。


昭和風的沉默之丘



作為極力呈現 60 年代日本與戰慄之美的本作,幾乎隨處都能看見製作團隊對於建築考察以及造景設計的用心。古色古香的日式住宅、空蕩的校園以及日本鄉下的田園風景,說誇張點,要不是沒有照相模式,關卡中幾乎任何地方(佈滿噁心肉塊的世界除外)都能截圖當桌布。

配樂也是本作的一大重點,遊戲整體圍繞著古風日本傳統樂曲,配上起伏明顯的升降調昇華了遊戲中的詭異感,只能說擔綱本作作曲的系列音樂之父山崗晃依舊是寶刀未老。














人物建模水準處在尚可的等級,辨識度不會太低也算精緻,倒是在諸如斷肢、觸手、肉塊以及扭曲的呈現倒是比正常人物還要用心,特別是那些常常會弄斷你水管的怪物們。雖然本作出現的怪物種類不多,有些也有換皮的嫌疑,但單就設計上精緻程度與獵奇感可說不出一到四代的怪物設計,這就要歸功 Kera 在怪物設計上一如既往的用心。





  • 結合肉塊與人體器官,概念簡單粗暴但有效












  • 需要幫你們叫 JO 護車嗎?



至於效能表現,編輯這次是用 PS5 Pro 進行測試,現階段僅支援高畫質 60FPS 流暢度的選項,畫面細緻流暢,全程由頭到尾都沒有嚴重卡頓的狀況,就是過場動畫還是鎖在每秒 30 張這點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 然後編輯替玩家 “測試” 過了,PS5 版看不到,乖乖等 PC 模組吧




結語



從之前找外包製作《沉默之丘》新作的做法結果都好壞參半,加上這是泥巴娛樂第一次擔綱 3A 遊戲主力製作來看,不免會讓人好奇他們是否能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就編輯玩下來的結論,泥巴娛樂確實作出了對得起玩家期待的作品,儘管有些無法忽視的缺陷,但獨特的美術設計、出色的畫面呈現以及不俗的劇本敘事,單就一款恐怖冒險遊戲來說,確實是值得一般玩家親自體驗的一款遊戲。但能否作為一款《沉默之丘》系列作品來看待,就需要系列作粉絲與玩家去自行判斷了。






就編輯的觀點來看,雖然舞台改到日本,表裏世界的呈現方式也以歷代作品不太一樣,甚至有些讓人不能理解的設計方向。但系列該有的迷失感、解謎要素、心理恐懼敘事、精神壓迫以及碎片抽象化的敘事手法,《沉默之丘 f》的確是一款大致上有遵照《沉默之丘》架構組成的作品。






沉默之丘 f》將於 9 月 25 日正式登場,雛子旅程的盡頭就有待各位玩家親自見證。


遊戲資訊




  • 遊戲名稱:沉默之丘 f


  • 遊戲原名:Silent Hill f


  • 遊戲類型:生存恐怖動作冒險


  • 對應平台:PlayStation 5 / Xbox Series X|S / PC(Epic / Steam / Windows)


  • 發售日期:2025 年 9 月 25 日


  • 建議售價:標準版 新台幣 1990 元,豪華版 新台幣 2290 元


  • 支援語言:繁體中文等 13 種語言


  • 遊玩人數:1 人


  • 遊戲分級:限制級


  • 開發廠商:泥巴娛樂


  • 發行廠商:KONAMI


  • 官方網站:https://www.konami.com/games/silenthill/f/as/zh-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遊戲新聞
人氣遊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