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霉木瓜削掉繼續吃?醫示警「棒麴毒素」可能致癌 別省小錢賠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近期有飲料店被指控將木瓜發霉部分削去後製成飲品售賣,台北市衛生局於17日前往多家分店稽查,未查獲有發霉及逾期食材等情事,但信義A8分店業者現場無法出示木瓜來源憑證,已令20日前改善;另台北車站店查有出風口不潔等缺失事項,已令業者19日前改善。事件在社群媒體引發熱議,究竟把水果壞掉的部位削掉後還能不能吃?對此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指出,水果長黴菌看起來只是表面長毛,但其實看不見的毒素早已「潛伏」到整顆水果當中!
水果買回來放了幾天,要吃的時候發現有點腐爛、發霉是常見的事。張醫師說明,以最常見的青黴菌(Penicillium)為例,長在水果上肉眼可見的霉斑只是「冰山一角」,即使將爛掉的部分削掉,其菌絲早已伸入果肉深處,吃下去就等於把看不見的毒素也吞進肚子。因此水果發霉捨不得丟、繼續吃,看似「聰明又省錢」的做法,可能造成極大的健康風險。
「棒麴毒素」傷腸胃更可致癌 蘋果、木瓜易中招!
張家銘醫師指出,說到黴菌毒素,就不得不提到「棒麴毒素」(又稱展青黴素,patulin)。這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腐爛水果中的毒素,尤其經常出現在蘋果、梨、葡萄,還有最近引發討論的木瓜上。這種毒素不只會讓水果變質,據研究顯示,它還有耐高溫的特性,就算煮成果醬、打成果汁,也不一定能把毒素去除。棒麴毒素會損害腸胃道,引發噁心、嘔吐、腹痛等不適,長期攝取還可能對神經系統、腎臟產生毒害,更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已將棒麴毒素歸於第三類致癌物
張家銘醫師進一步表示,「水果發霉」的背後,有黴菌和細菌的「聯合軍團」在作怪。聽起來陌生的青黴菌、麴黴菌、毛黴菌、交鏈孢黴菌,幾乎天天潛伏在家中的水果盤。其中,以「青黴菌」最為常見,除了棒麴毒素,還會產生赭麴黴毒素等對腎臟有害的物質。另外,臭名昭著的「麴黴菌」會釋放黃麴毒素,是公認的強烈致癌物質,長期攝取可能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而「毛黴菌」則會引發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冰箱不是萬能!低溫保存仍可發霉 別因「節省」得不償失
張家銘醫師再次強調,一旦發現水果發霉,必須整顆丟棄,不要切除發霉部分繼續吃。他也對水果的挑選及保存提出以下建議:
- 購買時的注意事項:挑選時應檢查水果是否完整無損傷,因為水果表面的傷口是黴菌入侵的主要途徑。購買時不要因貪圖便宜而買太多,導致無法及時食用而發霉。
- 儲存方式建議:水果保存應注意乾爽和通風,特別是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如木瓜、葡萄等)更容易發霉,應避免將其悶在密閉空間。
- 冰箱保存須知:冰箱不是萬能防腐神器!低溫只能延緩黴菌擴散的速度,若水果已有黴菌,即使放入冰箱毒素還是會存在,如果從冰箱取出水果後發現發霉,千萬別存在僥倖心理。
張家銘醫師提醒,吃下發霉水果可能代表著「慢性中毒」的開始,看不見的黴菌毒素已經在悄悄侵蝕健康。若為了一時「節省」,卻換來腸胃不適、腎臟受損,甚至提高癌症風險,實在是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必看!冷凍/冷藏年菜正確保存、解凍方法 做錯恐增「食物中毒」風險
饗饗案已56人送醫!「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症狀相似 醫:「2點」不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4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