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災民嗆入泥水出現濃痰混泥沙,支氣管鏡「清淤」恢復順暢呼吸

花蓮光復馬太鞍遭受堰塞湖溢流重創,造成許多居民受困受傷,一名 62 歲光復災民在洪水中多次遭泥流衝擊,獲救送醫發現,除左腳腳傷外,咳出的濃痰混有泥沙細石,所幸經支氣管鏡「清淤」後,患者逐步恢復順暢呼吸。醫師提醒,若災民持續咳嗽伴隨濃痰、呼吸困難、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併發嚴重後遺症。
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楊朝能分享,該名災民連續被數波泥流沖倒並吸入大量泥水,後雖因左腳傷口被收治於整形外科病房,但因觀察到災民持續咳出混雜細沙的濃痰,隨即會診胸腔內科進行支氣管鏡檢查,發現鼻咽、喉咽、左右支氣管堆積大量濃痰與泥沙,氣道粘膜嚴重受損。
「嗆入大量污水若未即時處理,可能引發肺炎、呼吸衰竭,甚至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嚴重程度堪比 SARS。」楊朝能表示,醫療團隊在不傷害呼吸道的情況下,盡量移除細沙,且考量殘留泥沙會隨分泌物逐步排出,1 週後再進行第二次支氣管鏡檢查與清理;此時可看出氣管明顯乾淨許多,粘膜開始修復,患者呼吸狀況大幅改善。
楊朝能指出,通常支氣管鏡常用於肺腫瘤切片、肺泡蛋白沉積症沖洗等診斷與治療,也可用於移除異物;此次為花慈胸腔內科首次透過支氣管鏡移除混雜泥沙的痰液,提醒災民若有相關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檢查與治療,以利災後重建健康。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楊朝能
延伸閱讀:
- 記者:周佩怡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