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明確退出戰略!CNN:以色列恐面臨另一場無止盡戰爭

[周刊王CTWANT] 儘管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史無前例的打擊行動在初期取得驚人成功,但經歷整個週末的密集轟炸與報復性攻擊後,人們開始質疑以色列的退出戰略(exit strategy),也就是該如何實現其雄心勃勃的目標並結束這場衝突。
據CNN的報導,當以色列戰機幾乎未遭抵抗地猛烈轟炸伊朗軍事與核設施之際,數十名以色列人已在伊朗的報復攻擊中傷亡。
與此同時,美國雖協助以色列防禦伊朗的導彈襲擊,目前卻拒絕參與攻擊伊朗的行動,迫使以色列重新評估其軍事行動能達成何種成果。
「最終解決方案將是外交手段而非軍事行動。」1名以色列消息人士向CNN透露,並表示以方現階段希望持續的軍事行動能「削弱伊朗在未來任何核談判中的籌碼。」
這種「以軍事施壓迫使對手讓步」的理論,在加薩走廊並未能成功迫使哈瑪斯屈服。然而,僅提及與伊朗談判作為潛在結果的可能性,已暗示戰略思維正在轉變。
1名以色列軍官向CNN闡明,行動意圖在永久消除這個伊斯蘭共和國「具滅絕性威脅」的核武與彈道導彈能力。該官員強調,為達成此軍事目標「不會設定時限。」
但這項始終高度依賴美國軍事協作的戰略目標,如今卻遭遇美國不願捲入另一場中東戰爭的現實。熟悉內情的消息來源告訴CNN,以色列已就提升美方參與程度與華府進行磋商。
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至少在公開表態上,仍不願讓美國陷入中東戰火,持續與暴力衝突劃清界線。1名美國官員向CNN透露,川普否決了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計劃,並堅持親自斡旋終止衝突,而非參與其中。
「伊朗和以色列應該達成協議,也將會達成協議,就像我讓印度和巴基斯坦做到的那樣。」川普15日在其Truth Social平台發文,提及上月他介入這2個南亞核武鄰國,在克什米爾爭議領土的短暫對峙。
但與印巴情況不同,以色列需要的是美國的軍事火力,而非外交調停。儘管以色列成功擊斃關鍵核科學家並摧毀濃縮設施,要對伊朗核計劃造成永久性損害仍力有未逮。部分最重要設施深埋地底,例如建造在山體內的伊朗北部福爾多(Fordow)濃縮廠,以軍缺乏可投擲「掩體炸彈」(bunker buster bombs)的戰略轟炸機來徹底摧毀福爾多地下核設施。
若無美國軍事介入(包括後勤支援與鑽地彈等武器),伊朗的核能力即便承受以色列長期轟炸仍可能保存。以色列戰略還存在另一缺陷:即使所有設施被毀,擁有制度性核技術知識的政權終能重建。更甚者,若伊朗政權挺過當前攻擊,其很可能認定發展核威懾力(而非簽訂新的核協議)才是抵禦未來攻擊的最佳防禦。
有鑑於此,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多次呼籲伊朗民眾「採取行動、起義反抗」推翻現有政權。但密集轟炸往往會促使民眾團結在即便最不得民心的政權周圍。CNN在伊朗境內的採訪顯示,長期受壓迫的伊朗民眾如今對以色列的憤怒,甚至超過對本國領導人的不滿。
當然,這場逐步升級的衝突爆發至今不到1週,變數仍多:伊朗可能爆發起義;核談判可能重啟;川普總統甚至可能改變主意。但更有可能的是,以色列再度陷入一場沒有明確退出戰略的衝突。
自2023年10月7日恐襲後發動的加薩戰爭,目標雖是摧毀哈瑪斯並救回所有人質,但至今仍無明確的退出計畫。如今以色列人又面臨另一場漫長危險的消耗戰,沒有時限,也沒有明確終點。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