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推動「有志者聯盟」 戰後提供烏克蘭安全保證

[周刊王CTWANT] 在歐洲各國領袖的協助下,美國白宮日前召開一場高層安全會議,正式啟動烏克蘭戰後安全保障的新篇章。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於會後表示,烏克蘭與盟友已著手制定具體的安全保障內容,這項發展也象徵著戰後和平協議架構正逐步成形。
根據《BBC》報導,目前由英國首相斯塔默(Sir Keir Starmer)主導的「有志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視訊會議,正邀集有意在戰後階段協助烏克蘭維持安全的國家領袖共商機制,英美兩國更進行密集協調。英國國防參謀總長拉達金爵士(Admiral Sir Tony Radakin)親赴華府與美方磋商,顯示英方對本次機制投入的高度重視。
儘管烏克蘭急需一份堅實的安全保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明確表示,不會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這一立場反映部分北約成員國的顧慮,擔心若烏克蘭正式加入,將使整個聯盟有被捲入對俄全面戰爭的風險。因應此現實,斯塔默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正積極整合三十多國資源與意見,希望在和平協議簽署後,能提供一套具實質約束力的國際安全保障。
目前討論焦點之一,是由盟軍派遣戰機駐紮於波蘭與羅馬尼亞等鄰近國家基地,負責監控烏克蘭領空,並獲得明確的還擊授權,以因應俄軍飛彈攻擊。不過這類行動需具體交戰規則,才能確保飛行員在實際威脅下得以行動。此外,黑海安全與敖德薩(Odesa)等港口航運自由,也列入未來保證內容的核心範圍。
相對於空中與海上防禦,烏克蘭超過千公里的陸地邊界,則因戰力配置有限,難以依賴地面駐軍。各國傾向提供訓練、情報與後勤補給等支援,而非派遣部隊直接進駐。儘管如此,克里姆林宮(Kremlin)仍堅決反對北約以任何形式進入烏克蘭領土,也拒絕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其底線至今未見鬆動。
前英國駐莫斯科武官福爾曼(John Foreman)指出,若美方承認俄方佔領區,俄羅斯或有可能接受部分安全機制交換,然而這樣的條件無疑等於將烏克蘭長期分裂,也排除北約駐軍的空間。軍事專家普遍認為「有志者聯盟」能否構成有效威懾,關鍵在於美國是否願意實質參與。
截至阿拉斯加高峰會前,川普仍未對此做出明確承諾。雖然目前他已表示美國將參與保障機制,但強調不會派遣地面部隊。歐洲國家則期待美方至少提供空中支援,以防俄方違約。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