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上位在即 石破內閣正式總辭

[周刊王CTWANT] 日本政壇將在21日這天進入關鍵轉折,目前石破內閣已於上午的內閣會議彙整各部會首長辭呈後正式總辭,石破茂在位386天,戰後36位首相中排名第24位。下午眾議院全體會議預計投票產生新任首相,自由民主黨總裁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只差兩票就能跨過門檻,若順利出線,將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她的上位時點,恰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展開亞洲訪問前數日,外界以「里程碑」形容其政治與象徵意義。
根據《CNN》報導,高市通往首相之路在週一晚間幾乎掃清障礙。自民黨正式與日本維新會結盟,確保在投票中握有多數。另據其他媒體報導,石破政府在任內拍板高中學費無償化、檢討年收入103萬日圓門檻、自衛官待遇改善、地方創生與防災廳設置等方向;但因派閥政治獻金風波重創自民黨選情,7月參院選舉再度失利,黨內「倒石破」聲浪升高,石破先行請辭,為政權交接鋪路。
高市早苗在10月初黨魁選舉勝出,接替宣布辭職的石破茂,她被視為自民黨右移的指標。自民黨歷經兩次國會大選挫敗,正試圖把流失至極右新興政黨的支持拉回。
本次改組之前,與自民黨合作26年的公明黨突然退出聯盟,高市轉而拉攏日本維新會達成協議,雙方在聯合文件中納入更嚴格的移民管控與削減10%國會議席等主張;對方也把大阪「第二首都化」納入期望清單。
新政局將在內政與對外兩線同步受考驗。高市主張修憲、對中強硬,經常參拜爭議神社,反對已婚各自姓制度,這些立場讓黨內中間派戒慎,也可能牽動區域關係。
經濟層面,她主張大幅擴張財政並減稅,而日本正承受通膨與民生成本壓力,米價與去年相比幾乎翻倍,抑制物價被視為首要功課。長期困境則包括少子化、勞動人口縮減與高齡化加劇;大規模移民政策在國內引發反彈,同步面對川普政府年初祭出的高關稅對亞洲經濟的外溢衝擊。
除了政策線條,高市個人形象也拉開與傳統政治菁英的距離。她年輕時熱愛重金屬與機車,曾騎乘川崎(Kawasaki)Z400GP,1993年進入國會後才收起車鑰匙,至今仍在家中打鼓紓壓。這位被外界稱為「鐵娘子」的保守派領袖,接手的是在兩次大選失利與獻金醜聞後的艱難戰場。
報導中也提到,過去5年間,日本已離去4位首相,黨內外都在觀望她能否在最短時間端出成果、止跌回升。若順利當選,她與日本維新會的權責分配、憲改議程推進速度、以及抗通膨組合拳的實效,都將成為新內閣的期中考。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