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現曙光 川習月底峰會可望定局

美中貿易談判現曙光 川習月底峰會可望定局
美中貿易談判現曙光,川習月底峰會可望定局。(圖/達志/路透社)

[周刊王CTWANT] 美中貿易談判第二天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登場,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可能舉行的會晤鋪路。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週日表示,雙方正朝「富有成效的領導人會議」邁進,令外界對兩大經濟體緩和對立、重啟合作的前景重燃希望。

路透社報導,格里爾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東協峰會期間會晤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這是自5月以來雙方第五輪面對面磋商。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剛也出席。格里爾在短暫離席前往晤川普時透露,談判內容涵蓋延長貿易休戰期等多項議題,並指「領導人之間的會面將相當具有建設性」。

美中雙方近期緊張加劇。川普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100%新關稅,回應北京擴大稀土磁體與礦物出口管制的舉措。美方同時考慮限制「關鍵軟體」出口至中國,範圍涵蓋筆電至噴射引擎。稀土爭端成為談判焦點之一。

川普週日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展開為期五天亞洲行,最終站預計在南韓與習近平舉行面對面會晤。若吉隆坡談判順利,將為10月30日高峰會掃清障礙。不過,雖白宮已宣布會談消息,北京仍未正式確認川習會。

報導指出,川普預計與習近平討論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台灣議題,以及釋放被囚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黎智英案被視為中國打壓香港言論自由的代表性事件。川普並表態,將尋求中國在美俄關係與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提供協助。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強調,美國不會為了貿易利益而犧牲對台承諾。自5月日內瓦會談以來,儘管雙方於8月延長貿易休戰,但制裁與出口限制仍持續升溫。

談判前夕,美方更對中國未履行2020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義務展開新一輪關稅調查,強化川普對中施壓籌碼。觀察人士指出,即使雙方在吉隆坡達成初步協議,也可能相當脆弱。美中之間這段價值達6,600億美元的關鍵貿易關係,仍在不確定與競爭中搖擺。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