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外銷訂單連9紅 AI產品紅通通再創高

受惠新興科技需求強勁,我國外銷表現再傳捷報。經濟部今(20)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693.7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僅次於9月創下的歷史單月高點,年增率達25.1%,連續9個月正成長。經濟部表示,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旺盛,帶動客戶拉貨動能持續增溫,但部分傳統產業仍受市場競爭及需求動能不佳影響,抵銷部分增幅。
因AI需求迅速擴張,經濟部預估,11月外銷訂單金額在667~687億美元之間,年增27.6%~31.4%,維持快速增長。累計前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937.4億美元,已刷新歷史同期紀錄,評估今(2025)年全年突破7,000億美元大關、年成長高達2成的機會很大。
外銷訂單主力項目為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10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金額為225.7億美元,登歷年同月最高,年彈28.4%;電子產品接單金額為284.1億美元,則是歷年單月新高。光學器材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及光學鏡頭接單上揚,年升2.9%。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廠商趁著豁免期積極拉貨,今年中就已完成年底備貨,但即使接近年末,還有廠商回應需求仍在。經濟部指出,美國對等關稅確定之後,影響接單最大的因素就是232條款,但美國遲未發布結果,232條款的調查項目剛好是台灣外銷最強項目,在232尚未發布之前,外銷訂單表現較原先預期來得好。
傳統貨品部分,因市場保守觀望加以海外同業競爭,致使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10%、9.8%;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設備訂單湧入,年增16%;化學品因藥品接單成長,增幅4.4%。外銷訂單金額及各類貨品表現不一,顯示AI浪潮的強勁增長掩蓋了部分傳統產品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疲軟。
主要訂單來源,以來自美國252.9億美元最多,幾乎與上(9)月持平,為歷來單月次高,年飆32.1%,訂單內容以電子產品增加較多。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16.6億美元為同月第3高,年揚9.8%,以電子產品增幅居多。歐洲訂單89.3億美元,年升13.6%,以資訊通信產品提高較多。
來自東協的訂單達149.4億美元,攀上歷年單月高峰,與去(2024)年相比勁揚42.5%,其中電子產品增幅衝上70%,主要為記憶體及晶片通路,與記憶體價格上漲有關,至於與供應鏈轉移的關係,則有待年度調查確認。日本訂單30.9億美元,年增14.8%,以遊戲機彈升最多。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