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6旬男遊中西非染惡性瘧
疾管署今天表示,今年已有7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創19年同期新高,其中一名60多歲本國籍男性曾至中西非旅遊,3月返台後確診惡性瘧,且發生呼吸衰竭,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今年截至4月7日,累計7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2007年以來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分別為獅子山及索羅門群島各2例、坦尚尼亞、肯亞及其他(非洲中部多國)各1例;其中6例感染惡性瘧,1例感染間日瘧。
7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中包括1例重症。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為60多歲中部本國籍男性,今年2月下旬參加旅行團至中西非旅遊,3月21日返台後出現全身倦怠、噁心嘔吐、腹瀉、黃疸等症狀;曾至診所就醫,3月25日因症狀加劇且出現畏寒、尿量減少等症狀至醫院就醫,懷疑是急性病毒肝炎,收住院並隔離。
林詠青指出,個案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且中間發生呼吸衰竭,緊急插管、轉加護病房治療,透過疾管署實驗室顯微鏡檢查與PCR檢驗,確定為惡性瘧原蟲,已住院約2週,目前仍持續在加護病房治療。
林詠青說明,因個案目前插管中,狀況也尚不穩定,無法確認是否有進行預防性用藥,衛生單位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而目前同團旅客均無疑似症狀,已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追蹤管理。
疾管署說明,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球於2023年估計瘧疾病例數為2.63億例,死亡人數為59.7萬人,其中非洲區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球約94%及95%,該地區病例數分布以非洲中、南部的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及烏干達等國為多,並以致病性最強的惡性瘧為主。
疾管署統計,2007年至2025年間國內累計194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非洲地區瘧疾疫情嚴重,加上疫後報復性旅遊增加,長天數冷門景點旅遊興起,參與特殊地區旅行團時,若未做好預防性投藥,就可能感染瘧疾。
羅一鈞表示,惡性瘧是瘧疾4種型別中最容易造成重症死亡的,死亡率可達10%以上,過去19年國內共有102例惡性瘧,其中就有2例死亡。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今年截至4月7日,累計7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2007年以來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分別為獅子山及索羅門群島各2例、坦尚尼亞、肯亞及其他(非洲中部多國)各1例;其中6例感染惡性瘧,1例感染間日瘧。
7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中包括1例重症。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為60多歲中部本國籍男性,今年2月下旬參加旅行團至中西非旅遊,3月21日返台後出現全身倦怠、噁心嘔吐、腹瀉、黃疸等症狀;曾至診所就醫,3月25日因症狀加劇且出現畏寒、尿量減少等症狀至醫院就醫,懷疑是急性病毒肝炎,收住院並隔離。
林詠青指出,個案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且中間發生呼吸衰竭,緊急插管、轉加護病房治療,透過疾管署實驗室顯微鏡檢查與PCR檢驗,確定為惡性瘧原蟲,已住院約2週,目前仍持續在加護病房治療。
林詠青說明,因個案目前插管中,狀況也尚不穩定,無法確認是否有進行預防性用藥,衛生單位持續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而目前同團旅客均無疑似症狀,已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追蹤管理。
疾管署說明,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球於2023年估計瘧疾病例數為2.63億例,死亡人數為59.7萬人,其中非洲區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球約94%及95%,該地區病例數分布以非洲中、南部的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及烏干達等國為多,並以致病性最強的惡性瘧為主。
疾管署統計,2007年至2025年間國內累計194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非洲地區瘧疾疫情嚴重,加上疫後報復性旅遊增加,長天數冷門景點旅遊興起,參與特殊地區旅行團時,若未做好預防性投藥,就可能感染瘧疾。
羅一鈞表示,惡性瘧是瘧疾4種型別中最容易造成重症死亡的,死亡率可達10%以上,過去19年國內共有102例惡性瘧,其中就有2例死亡。
- 記者: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