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師生啟航交流海洋文化 管碧玲:成功國民外交

「攜手國際.航向蔚藍」啟航典禮今天在淡水漁人碼頭登場,台灣、法國62名師生以6天航程交流海洋文化,期間停留桃園、澎湖等地港口,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這是成功國民外交。

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補助宜蘭縣立岳明國民中小學,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邀請台北歐洲學校(法國部)、台北市台北法國實驗教育機構、台北市大安區和平實驗國民小學、澎湖縣馬公市文光國民小學及高雄市林園區汕尾國民小學等,共6所學校、62名師生,透過航行體驗與國際交流,讓海洋文化向下扎根。

管碧玲、環境部長彭(啟)明、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岳明國民中小學校長黃建榮等人上午參與啟航典禮,眾人以中文、法文齊呼「快樂小帆手、快樂出航、平安返航」,並見證學生行前宣誓、吹響海螺、升帆。

黃建榮說,一群跨國、跨校學生所組成的航海王,擁有超凡意志力,在產官學支持下,要航向充滿驚奇的航道,用帆船串起國際,和世界交朋友,為海洋冒險寫下新篇章。

管碧玲指出,這次台法國際合作,讓小朋友有共同的語言,也成就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國民外交。她強調2個行動為強化海洋科學探索及安全伴航,另也承諾「許孩子們所熱愛的海洋,一個潔淨永續的未來」。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每名學生不只是學習者,更是海洋永續的行動者,期盼這趟藍色旅程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環境教育的能量。

龍燁提及,聯合國海洋大會將在尼斯登場,今年有4名台灣青年受「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將出席此一國際盛會,非常驕傲台灣也能參與其中,與世界各國共同保護海洋。

台灣、法國師生將以6天旅程,從淡水啟航,行經桃園、台中、澎湖、台南與高雄等地港口。校方表示,學生們事前接受35節次培訓課程,學習帆船構造、航行原理及規則、風險評估、海洋生態環境等,還須學習如何克服暈船與安全救護演練,讓學生完整航海經歷,學習如何保護海洋,成為一名負責任的海洋公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