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緒學習5年投4.4億元 助網路世代抗壓育情商

網路世代容易人際疏離,教育部推動社會情緒學習計畫,預計5年投入新台幣4.4億元,從研發教案和培訓師資著手,期盼培養學生的情緒智商,面對網路的酸言酸語時能更好地抗壓。

教育部今天在嘉義市舉辦114年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社會情緒學習(SEL)成為討論的焦點。學務特教司長吳林輝會間接受媒體聯訪強調,「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將捨去量化指標,第一個重點將放在教學方案的研發,吸收國內外經驗。

吳林輝提到,現在孩子是網路世代,父母親大都忙於工作,親子的相處互動時間不長。人畢竟「怕孤單」,網路交友雖方便,但缺乏真實生活互動,難免產生空虛。且網路環境也更容易有酸言酸語,很多學生看到都受不了。

吳林輝表示,SEL重視察覺自己的心情、學習調適,進而學習人際互動技巧。同時也透過資訊素養教育,以及適當拿捏3C使用時間,藉此減少網路帶來的傷害,鼓勵真實世界的互動。

吳林輝表示,SEL計畫在114年度編了4000萬元,114年開始每年投入1億元,總計5年投入4.4億元,策略包括「研發與開展在地經驗」、「人才培力」、「學校文化與環境」、「跨系統連結」、「推廣傳播與國際連結」。

現階段將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收羅國內外的經驗,研發本土化課程在中小學試教。吳林輝表示,希望能培養足夠多的種子教師,將經驗逐步擴散出去,除了教學生,也會加強教師本身的班級經營、輔導管教技巧。

今天的會議中,台中市僑孝國小校長游麗蓉分享SEL教學技巧,以接水杯活動訓練專注力,學生有共同的經驗、語言及理解,對個人及社會都有良好正向發展。

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則分享,可讓學生從校園生活事件切入,透過引導反思與對話,例如重來一次會如何理解、會如何應對,引導學生從真實經驗中學習,培養自我覺察管理、社會覺察及社交技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