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零廢棄的未來:長榮大學師生再次踏上上勝町之旅

長榮大學師生於2023年首次踏足日本德島縣的上勝町,親眼見證這個小鎮如何以驚人的決心實現「零廢棄」政策。今年夏天,校方再次出發,由該校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劉碧株主任帶領十位來自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永續發展國際學程與生物科技學系的學生,結合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USR計畫與河川保育中心,深入參與當地的INOW Program,親身體驗一個社區如何將永續生活落實在日常每一個細節。
在上勝町,垃圾被精細地分為四十五類,這不只是分類技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學生們不僅親手參與分類,並思考著如何把理念及概念帶回台灣。正如 INOW 創辦人Kana、Sil與Terumi所說:「Zero Waste 不只是將垃圾減到零,而是重新檢視我們與大自然、社區文化的連結,尋找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零廢棄,不只是行動,更是一種把自然融入生活DNA的選擇。
8月2日,團隊來到 Kamikatsu Zero Waste Center,參加「 Waste Separation 工作坊」。學生們分組探索回收流程,從拆解日常用品零件認識不同材質,到理解再生利用的過程。於過程中,他們深刻感受到:每次消費選擇,都是對地球的責任。唯有選擇簡單、減少浪費,才能成為對環境負責的公民。在 INOW 的帶領下,師生們也走入大自然,探索自然與商業模式結合的無限可能:用當地特色葉子開發永續產品;在 Kayabuki School 瞭解「里山」議題,並透過里山概念學習如何保存與傳承地方文化,達到自己自足生活;在 Rise & Win Brewery 見證農業零廢料如何釀成啤酒,並將發酵副產品轉化為農業肥料,讓循環經濟在生活中真實運轉。
交流期間,團隊與德島大學深入探討USR與COC+R計畫,交換各校進入社區的策略與經驗,並思考如何讓更多青年投入行動。ReWood創辦人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在零廢棄中心實習後,將理念帶回母校,啟動了 ReWood 藝大再木市場,創建一套讓人們不再將物品視為垃圾,而是讓它們被重新利用的系統,並透過社群媒體傳遞影響力。
這趟旅程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走進大自然,從危機中看見機會,讓自然與社會變得更好、更永續。」他們不再只把零廢棄當作「減少垃圾」的行動,而是看到了一條讓人、社會與自然共生、共榮的道路。回到台灣後,這份啟發將不只是回憶,而會化為一個又一個實際行動,推動校園與社區邁向永續。
而這只是開始,下學期,長榮大學將推出類似的國際與社區合作專案,讓更多師生有機會踏上屬於自己的「零廢棄之旅」,將永續的種子種進每一個人的日常,讓它發芽、茁壯,並開出改變世界的樹。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8 11:37:02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