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馬太鞍溪堰塞湖應變處置 農業部召開專案小組會議

花蓮縣馬太鞍溪因楊柳颱風形成堰塞湖,對地方安全構成威脅。行政院卓院長指示以專案方式處理,農業部依指示立即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並於8月27日邀集中央相關部會、花蓮縣政府及專家學者召開第一次會議,研商應變對策。會中決議由林業保育署持續精進監測與警戒作為,並依既定警戒機制,適時發布通報與警訊,同時請各機關積極推動防、減災工作,降低堰塞湖對下游地區的影響。
農業部邀集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公共工程委員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防部、交通部、原住民族委員會、經濟部水利署、內政部民政司、消防署、國土管理署、花蓮縣政府,以及農村水保署與林業保育署等機關,共同組成專案小組,聚焦三大議題:堰塞湖監測與風險評估、防減災工程因應對策,以及疏散撤離應變措施。
林業保育署在會中報告,自7月26日發現堰塞湖後,立即成立應變小組,展開調查與監測、風險評估、警戒機制訂定、疏散撤離規劃及減災工程可行性評估等工作,並召開3次專家會議、舉辦4場地方說明會。楊柳颱風期間,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協調花蓮縣政府針對保全對象進行預防性疏散作業,並在國軍協助及地方政府、居民高度配合下,共同完成259戶,計697人安全撤離。
與會機關及專家學者均肯定現行的應變作為,並進一步提出後續工作方向。林業保育署將持續精進監測作業,依照既定警戒機制即時發布通報與警訊,並針對不同情境進行風險分級,以兼顧預警的準確性與民眾生活的影響。同時,會議也強調應加強鳳林、萬榮及光復三鄉鎮的災害風險溝通,透過舉辦說明會、製作懶人包、發放摺頁及網路訊息揭露等多元管道,加深民眾對風險的理解,以利疏散撤離計畫的推動。
在工程措施方面,目前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與花蓮縣政府正進行河道疏濬、堤防封閉及堤基強化等減災工程,會議要求林業保育署依最新風險評估檢討災害影響範圍,並請各相關機關積極籌措經費,訂定管制作業時程並嚴格控管進度。另針對馬太鞍溪橋上下游疏濬分工,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再於8月28日邀集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交通部公路局及花蓮縣政府召開協調會議,決議由各治理權責機關共同辦理河道清疏,預計至9月底可完成約60萬噸土石清疏,以增加土砂下移的庫容空間,降低潛在風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強調,將持續與花蓮縣政府及鄉鎮公所密切合作,依疏散避難計畫辦理防災演練與撤離作業,全力確保民眾生命安全。會議討論之重點工作將以分組方式由相關機關推動並訂定管制時程,農業部亦將儘速召開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持續掌握堰塞湖最新情況,並督導各項防減災工作落實。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1 15:42:4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