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短缺喝溫體牛肉湯變難?農業部:協助進口小牛
日前傳出台灣出現肉牛短缺,一向標傍使用溫體牛肉的台南牛肉湯,供應受影響。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今天表示,將協助肉牛業者進口國外小牛,補足缺口。
台灣溫體牛肉的來源,除了來自業者飼養的黃牛,還有公乳牛及泌乳量低或不再泌乳的母乳牛。
先前傳出受紐西蘭進口乳品零關稅影響,近兩年有酪農業者擔心受衝擊,陸續將飼養的乳牛賣給肉牛業,減少飼養或不再飼養,造成溫體牛肉來源減少。
李宜謙今天出席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慶祝成立70年活動,接受媒體聯訪時說,肉牛短缺是因先前發生牛結核病,淘汰不少牛隻,且染病的牛只能去化處理,不能再食用,造成溫體牛肉來源有缺口,不易馬上恢復,農業部會協助業者從國外進口小牛。
不過,李宜謙說,國外的活體牛進口後要先觀察3個月,並在檢疫所待滿6個月,確定沒問題後,才移至民間的牧場;目前政府的檢疫場地面積有限,曾有業者想一次進口2000隻小牛,遠超過檢疫容納量,建議業者採分批進口。
台灣溫體牛肉的來源,除了來自業者飼養的黃牛,還有公乳牛及泌乳量低或不再泌乳的母乳牛。
先前傳出受紐西蘭進口乳品零關稅影響,近兩年有酪農業者擔心受衝擊,陸續將飼養的乳牛賣給肉牛業,減少飼養或不再飼養,造成溫體牛肉來源減少。
李宜謙今天出席中華民國乳業協會慶祝成立70年活動,接受媒體聯訪時說,肉牛短缺是因先前發生牛結核病,淘汰不少牛隻,且染病的牛只能去化處理,不能再食用,造成溫體牛肉來源有缺口,不易馬上恢復,農業部會協助業者從國外進口小牛。
不過,李宜謙說,國外的活體牛進口後要先觀察3個月,並在檢疫所待滿6個月,確定沒問題後,才移至民間的牧場;目前政府的檢疫場地面積有限,曾有業者想一次進口2000隻小牛,遠超過檢疫容納量,建議業者採分批進口。
- 記者: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4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