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推寧靜車廂惹議 帶幼童搭車壓力山大

高鐵推寧靜車廂惹議 帶幼童搭車壓力山大

高鐵公司自9月22日啟動「寧靜車廂」政策,原意在營造安靜、舒適的乘車環境,卻意外引發社會爭論。就有家長反映,帶小孩搭車成為壓力來源,擔心孩子哭鬧被指責或舉牌勸導。新制上路不到1個月,衛生福利部已介入關注,要求交通部督導台灣高鐵檢討執行方式,並於1個月內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研擬兼顧親子與乘客需求的彈性方案。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說明,「寧靜車廂」的出發點雖具正面意義,但實際執行應符合《兒少法》及《兒童權利公約》所揭示的親子友善原則,避免讓帶著孩童出行的家長承受過多壓力。衛福部已經發函交通部,要求釐清政策內容,後續將與交通部及高鐵公司共同研議更具彈性的改善方向,確保公共運輸服務在維護安靜乘車環境的同時,也兼顧育兒權益。

根據高鐵公司統計,自政策實施至10月8日止,全線進行逾1.3萬次勸導,平均每班次不到5件,其中高達49%為乘客在車廂內講電話,另有24%是使用手機追劇、聽音樂未戴耳機;大聲交談占27%,與幼童相關個案僅有極少數。台灣高鐵指出,真正造成噪音干擾的多為3C使用與通話行為,政策原意並非針對嬰幼兒或親子旅客。

不過,有家長認為,車廂內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與舉牌勸導,讓他們產生被監視與標籤化的感受。甚至有網友分享,帶2名幼童搭車時遭舉牌要求「帶孩子去外面安撫」,引發社群熱議。

對此,高鐵已緊急撤下椅背與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改以「美好高鐵,寧靜同行」新版本取代,並停止派員舉牌。未來僅透過列車跑馬燈、車站與官網宣導,並重新檢討整體宣傳策略。

高鐵公司強調,提升車廂寧靜度的目標是希望旅客自律、減少手機與影音干擾,並非排除孩童聲音或限制親子行為。對於嬰幼兒或身體不適旅客,服務人員仍會秉持關懷原則,主動提供協助與安撫,日後將傾聽各界意見、優化前線人員訓練,讓車廂內同時兼具「安靜」與「友善」。

目前衛福部與交通部展開後續溝通,高鐵公司表示,尊重主管機關指導,並願意在維護乘車品質與保障育兒需求之間尋找平衡,盼社會以理解與包容的態度,讓「寧靜車廂」真正成為旅客共享的舒適空間。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