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台灣媽媽」獲頒好人好事代表 一餐一善溫暖校園與社區

南臺科技大學第六宿舍學生餐廳負責人石蔡金雪女士,長年秉持「物美價廉」的初心照顧學子,並將善行推廣至社區公益。石蔡女士默默行善逾四十載,於日前榮獲臺南市好人好事協會表揚,獲頒大臺南好人好事代表,成為南臺校園最溫暖、最動人的身影之一。此次表揚與全國性「中華民國各界表揚好人好事運動推行委員會」的精神相呼應,旨在發掘各領域的善行典範。
跨國情誼:校園裡的「台灣媽媽」
石蔡女士自民國76年起進入校園餐飲服務領域,累積逾45年的餐飲經驗。即便面對物價飛漲,她仍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維持平實價格,確保學生能「吃得安心、吃得有愛」。在南臺科大,她不僅提供美味餐點,更主動贊助場地與餐食,特別關懷清寒與國際學生。許多來自越南、印尼、印度等地的國際學生都親切地稱她為「台灣媽媽」,這份跨國情誼與畢業後仍保持的聯繫,成為她持續行善的最大鼓勵。
社區公益:從獨居長者到特殊教育的無私奉獻
石蔡女士的善行絕不止於校園。自民國80年起,她開始無償提供餐食給鹿耳門地區的獨居長者,長達十餘年不間斷,並成功促成社區自主供餐體系,讓愛心在地方延續。她也曾帶領學生走進監獄與特殊教育學校,透過料理活動傳遞人情溫度,讓「做菜」成為連結人心的橋樑。石蔡女士以餐飲為平台,持續投入公益與教育,用「一餐一善」,溫暖了無數人心,完美詮釋了服務奉獻的精神。
最動人的品德教育教材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黃能富表示,六宿學餐石蔡女士的善行,是校園最真實、最動人的品德教育教材。她用一餐一善,讓學生感受到人情溫暖,也讓我們看見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愛與責任的實踐。石蔡女士以行動詮釋「有捨才有得」的信念,讓好人好事不只是口號,而是日常生活中最真誠的光芒。南臺科大為有如此善良堅毅的夥伴深感驕傲,也期盼她的故事能激勵更多人加入善的循環,讓愛在校園與社會中生生不息。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3 11:02:4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