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0/16登場 AI應用引領產業與永續發展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創博會)」將於10月16日至18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由經濟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生福利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中央研究院等11個部會共同主辦,外貿協會與工研院執行,吸引來自日本、美國、英國等19國近450家廠商、展出近1,100件專利技術,完整呈現臺灣在國際科技浪潮下的研發成果與產業實力。
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加速翻轉世界。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預測,2025年全球AI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2030年更將突破19.9兆美元,迎來全新AI經濟時代。臺灣身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為AI發展奠定關鍵硬體基礎,賴清德總統提出「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五大信賴產業,凸顯臺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本屆創博會亦呼應此趨勢,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規劃「發明競賽區」、「臺灣專利超級站」、「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及「智慧永續館」等展區,打造跨域整合平台,促進專利交流,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合作。
發明競賽激盪創新火花 國內外團隊角逐鉑金獎
今年「發明競賽區」共徵集國內外500件參賽作品,韓國與泰國代表團加入角逐爭取大會最高榮譽「鉑金獎」。我國由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中華電信研究院、台灣電力公司等近90家企業,以及高雄科技大學、中央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逾40所院校共同參與,涵蓋半導體、資通訊、資安、醫療等多元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作品導入AI技術,從醫療照護、民生用品到高科技產業,皆展現出解決生活痛點與推動產業升級的潛力。
臺灣專利超級站 x 國家發明創作獎 從研發邁向市場
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導的「臺灣專利超級站」,集結40件於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的專利技術,包括5G通訊、智慧醫療AI系統、銀髮輔具、農業感測、生活智慧等領域,多數已完成國際專利布局與交易實績,展現高度商轉潛力與市場價值,象徵技術由研發走向市場,吸引國際合作與投資機會,充分展現「研發在地、連結全球」的堅強實力。
三大主題館聚焦AI與永續未來 打造跨域創新引擎
由各政府單位領軍之「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及「智慧永續館」亦為創博會一大亮點。「創新經濟館」以「AI生態系.串流百工百業」為核心,展示AI在半導體、資安、通訊、製造與綠色永續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包括「新一代智慧網路資安維運整合與AI分析技術」及「混紡纖維多光譜影像AI識別技術」等,展現AI如何串聯產業、提升效能。
「未來科技館」則規劃智慧機器人、量子科技、運動科技及AI產學合作四大互動展區,展示近200項尖端技術,涵蓋生醫、先進材料、綠能、半導體等七大前瞻領域,讓參觀者搶先一窺臺灣未來十年的科技生活。
「智慧永續館」以「智慧韌性.永續安心」為主題,規劃「智慧創新」、「韌性賦能」及「循環永續」三大展區,展出百項關鍵技術,包括「AI智慧畜禽健康監測」、「廢塑膠再生精準分類」等,從糧食安全到資源循環,勾勒智慧與永續兼備的生活藍圖。
展會期間除專區展示,主辦單位也設計五大主題導覽路線,涵蓋AI、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與永續發展,協助參觀者快速掌握亮點。論壇活動同樣精彩,「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以「Silicon Brain | 半導體 x AI」為題,邀請瑞昱半導體及「SEMI 20 Under 40」新銳獎得主分享前瞻觀點。另有「智慧機器人論壇」、「次世代通訊應用暨資安協作國際論壇」等多場專題研討會,推動跨領域交流,啟發新世代科技思維。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以AI應用為核心,展現臺灣在產學研領域的創新能量,並以具體技術解方回應民生與產業需求。主辦單位誠摯邀請業界與民眾一同參與,共同見證臺灣邁向智慧與永續新時代。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4 12:18:1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