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基隆東岸高架橋交通隱憂 童子瑋提3大面向紓解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拋出拆除東岸高架橋議題引起討論,有市民憂心交通問題,童子瑋今天提出大眾運輸、貨運專用分流、調撥車道3大面向,紓解交通黑暗期車流。
童子瑋表示,基隆的「水岸城市願景」是環環相扣的概念,拆除崁仔頂的3連棟大樓,是讓旭川河重見天日的第1步,而要真正實現「解放天際、步行城市」的現代港都目標,關鍵的第2步是拆除東岸高架橋,就有機會將旭川河岸與愛一路,沿線規劃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
對於拆除東岸高架橋,外界關心可能帶來的交通黑暗期,童子瑋說,核心策略就是以「大眾運輸」取代私人運具,將捷運系統的完備視為拆除東岸高架橋的先決條件。如果捷運第2階段走台鐵路廊進入市區,就能大幅減少私人運具進入市區的車流,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方。
童子瑋說,市府必須提前整合並規劃市區公車路線,作為捷運的有效接駁系統,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此外,假日應鼓勵民眾搭乘國道客運及台鐵,並以觀光接駁公車,降低市區的觀光車流量。
童子瑋說,其次就是要強化「貨運車流」的專用分流與協調,才能確保港口運作不受影響,目前東岸碼頭的貨櫃車已可透過國道1號、台62、台62甲線分流,同時西岸碼頭的貨櫃車流也必須利用國道3號、台2己線、港西聯絡道進出,避免所有大型車輛都匯入市區,造成交通癱瘓。
童子瑋表示,更要善用「既有道路系統」的容量優勢疏導車流,西岸高架橋及中山一、二路的通車已大量分攤車流,針對尖峰時段,孝二路等連接國道路段可採用「調撥車道」彈性運用車道方向,中正區、信義區的車流,則可以由台62線進出基隆,而非全部依賴東岸高架橋路徑。
童子瑋說,必須學習用更進步的方法應對挑戰,而不是逃避挑戰,要透過交通專業的評估、大眾運輸的啟動,加上與中央的協調,才能真正讓基隆成為現代化港都,這是1名政治人物面對問題應該有的態度。
童子瑋表示,基隆的「水岸城市願景」是環環相扣的概念,拆除崁仔頂的3連棟大樓,是讓旭川河重見天日的第1步,而要真正實現「解放天際、步行城市」的現代港都目標,關鍵的第2步是拆除東岸高架橋,就有機會將旭川河岸與愛一路,沿線規劃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
對於拆除東岸高架橋,外界關心可能帶來的交通黑暗期,童子瑋說,核心策略就是以「大眾運輸」取代私人運具,將捷運系統的完備視為拆除東岸高架橋的先決條件。如果捷運第2階段走台鐵路廊進入市區,就能大幅減少私人運具進入市區的車流,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方。
童子瑋說,市府必須提前整合並規劃市區公車路線,作為捷運的有效接駁系統,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此外,假日應鼓勵民眾搭乘國道客運及台鐵,並以觀光接駁公車,降低市區的觀光車流量。
童子瑋說,其次就是要強化「貨運車流」的專用分流與協調,才能確保港口運作不受影響,目前東岸碼頭的貨櫃車已可透過國道1號、台62、台62甲線分流,同時西岸碼頭的貨櫃車流也必須利用國道3號、台2己線、港西聯絡道進出,避免所有大型車輛都匯入市區,造成交通癱瘓。
童子瑋表示,更要善用「既有道路系統」的容量優勢疏導車流,西岸高架橋及中山一、二路的通車已大量分攤車流,針對尖峰時段,孝二路等連接國道路段可採用「調撥車道」彈性運用車道方向,中正區、信義區的車流,則可以由台62線進出基隆,而非全部依賴東岸高架橋路徑。
童子瑋說,必須學習用更進步的方法應對挑戰,而不是逃避挑戰,要透過交通專業的評估、大眾運輸的啟動,加上與中央的協調,才能真正讓基隆成為現代化港都,這是1名政治人物面對問題應該有的態度。
- 記者: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16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