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藝術學院《輕一點,好嗎?》口碑爆棚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歷時半年的跨域創作成果《輕一點,好嗎?》於11月14日至16日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正式登場,3場皆座無虛席。王子奇校長特別到場觀賞,對藝術學院長年整合跨領域專業、全力為學生打造展演舞台的努力深表肯定。此次製作完整展現文化大學「藝術走上舞台,舞台成為教室」的教育精神,締造跨系合作的亮眼成果。
本劇編劇、同時也是「第26屆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首獎」得主的香港劇作家李智達,特地從香港飛來台北,全程欣賞3場演出。他表示,能親眼看見自己的作品在學生與專業團隊手中被層層推進、重新生長,是一次極為難得且感動的經驗。
《輕一點,好嗎?》現場氣氛熱烈,觀眾情緒隨劇情推移而起伏。前台團隊的熱情引導、技術團隊的精準合作,讓演出緊湊流暢,而台上演員與舞者以高度專注與充滿張力的表演,呈現長時間訓練的累積。多位觀眾在演後主動表達感動與震撼,有人形容這是一齣「用故事說故事、層次極為豐富」的作品,也有人驚喜地表示「每一個場景與呈現方式都在預料之外,即使看過劇本仍然全程投入」,也有觀眾盛讚舞台設計巧妙運用南海劇場的小型空間,「完全看不出是校園製作,整體非常完整、演員也非常敢演」,並感謝劇組帶來「美好且發人深省的一夜」。
文化大學藝術學院作為全台綜合大學中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藝術教育體系,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戲劇與中國戲劇等5大學系,長期以來致力於融合傳統與當代、專業與創新。今年的聯合展演由戲劇學系統籌,攜手音樂、舞蹈及美術學系共同製作,以「劇場藝術的總體性實踐」為核心,讓學生透過跨域合作形成更具深度的劇場語彙,也讓教育在真實的創作環境中具體落實。
《輕一點,好嗎?》以荒謬而尖銳的敘事揭露當代社會的外貌焦慮與身體規訓。故事透過主角Anne的生命歷程,呈現家庭、社會與媒體如何共同形塑身體標準,並在她體態變化後將其推向霸凌與歧視的處境。導演徐堰鈴指出,Anne荒誕的一生宛如一則現世寓言,逼使觀眾思考在外貌審判的集體循環中,「我們究竟扮演著受害者,還是共犯。」
黃惟馨院長表示,此次演出的成功源自學生全心投入,也來自全院教師與行政團隊的支持與協作。她感謝所有到場的觀眾與劇場朋友,並期待未來藝術學院持續透過跨域展演深化教學,讓更多學生站上屬於他們的舞台,也期盼下一次能與觀眾再度相遇。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7 12:12:26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