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合作展現科技教學力 南大師資生以VR打造沉浸式台江學習

跨校合作展現科技教學力 南大師資生以VR打造沉浸式台江學習
國立臺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本年度執行教育部「強化教育實習在地輔導網絡試辦計畫」,於114年11月15日帶領修習「國民小學資訊教材教法」課程的11位師資生,隨同臺南市安南區長安國小參與2025臺灣教育科技展(EdTech Taiwan)XR講座。由授課教師黃品甄老師引領,學生在展場中展演「台江e世代」主題課程成果,並示範與國立高雄大學合作開發的VR教學單元「玩樂之聲Plus—海洋的聲音」,呈現科技結合在地文化與永續議題的多元應用,突顯南大在教育實習、科技素養與教學創新之間的連結。

「玩樂之聲Plus—海洋的聲音」以台江文化與海洋環境為核心,透過VR讓體驗者走入虛擬海洋、觀察中華白海豚並聆聽海洋聲景,理解生態變遷的脈絡。黃品甄老師表示,此次展演不僅呈現長安國小推動科技課程的成果,也提供南大師資生走入真實教室情境的重要歷練,需要協助操作、向觀眾解說並處理現場突發狀況,是極具價值的教學經驗。

師資培育中心李郁緻主任肯定此次合作。她指出,科技素養已是現代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透過與中小學的合作,師資生能在真實場域中運用數位工具、觀察學習反應並調整教學方式,有助於深化師資培育。臺南大學陳惠萍校長亦強調,VR與XR技術能提升課程臨場感,而師資生參與展演與協助教學,是連結「教育技術」與「教學現場」的實例,也有助於強化學生在實習階段的科技教學能力。

臺南大學參與活動的11位師資生從展前準備到現場協作均全程投入,並分享了豐富的學習收穫。他們在展場中看見孩童戴上VR頭盔後的驚喜反應,也在協助操作的過程中累積溝通與解說能力。有學生提到,展演時遇到設備卡頓或操作不熟等情況,但在同儕協助下順利排除,更理解科技教學現場的需求。有師資生表示,孩子沉浸在虛擬海洋中尋找中華白海豚、甚至伸手想「觸摸」海豚的畫面,讓他們感受到科技能讓學習變得生動又具吸引力;也有人指出,將課堂教學設計在展場中實際運作,是一次清楚看見教學成效的重要時刻。

除了展演本身,師資生也在活動中接觸多項教育科技應用,從AI、智慧教材到各式互動教具,對未來課室樣貌有更多想像。對首次參加大型教育科技展的同學而言,展場規模與內容多元度帶來強烈震撼,也增添他們未來推動科技教學的動力。

透過此次共同展演,臺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深化與合作學校的輔導網絡,並讓師資生在真實情境中累積科技教學、現場互動與問題處理等能力。師資培育中心表示,將持續推動跨校與跨領域合作,擴展師資生參與教學實務的場域,培育具備運用AI、XR及創新科技能力的未來教師,在教學第一線展現更成熟的專業表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