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發布人文AI白皮書 指引學生龐大資訊中辨識價值

因應AI快速發展,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發布AI素養白皮書,提供具體可行「人文AI素養」行動指引,鼓勵各系將AI融入課程,讓學生學會在龐大AI資訊中辨識立場與價值。

中原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面對生成式AI帶來的劇烈變化與學習焦慮,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近年積極推動「雙向融滲AI與科技的人文教育」,從課堂到校園文化回應「大學還要教什麼?」、「學生應具備哪些AI不易取代的能力?」等關鍵提問。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11月也發布「以人為本的AI教育行動指引」AI素養白皮書,從價值、倫理與實務操作提出具體可行的「人文AI素養」框架,作為教學、研究與行政重要依據。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彭妮絲表示,在ChatGPT等工具已能協助寫報告、寫程式、畫圖,甚至生成小論文情況下,真正需要被重新思考的不是作業形式,而是大學教育要培養什麼能力。

AI教育行動指引白皮書聚焦「讓技術回到以人為本」,以「以人為本、強調真人主體性」、「不放棄閱讀與思考」、「批判性信任,非盲目信任」、「保護隱私與尊重著作權」、「看見弱勢、防止偏見放大」等15項行動指引為核心,希望成為師生在課堂、研究與行政情境運用AI時的共同規範。

為完善AI教學與數位學習環境,中原人文教育學院也推出「人文AI」系列講座,帶領學生體驗大型語言模型與生成式影像工具在寫作、批改與詮釋上的應用,陪伴文科學生在AI時代重新定位人文與語言專業;同時建置沉浸式投影人機互動空間,打造可跨課程、跨領域運用的智慧教學環境。

中原人育學院提到,未來將以人本白皮書為基礎,推動各系所把AI視為「與人文對話的工具」,在課程中設計需要閱讀、詮釋、比較與省思的任務,讓學生學會在龐大AI資訊中辨識立場與價值;學院也將透過教師社群與工作坊,交流不同學門的實踐經驗,並定期滾動修訂相關守則與指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