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人性的呼喚 懇請特赦劉媽媽

【投書】人性的呼喚 懇請特赦劉媽媽

楊智強/社會科教師、NGO工作者


在台北一條老舊巷弄裡,每個清晨,81歲的劉媽媽都用溫暖的雙手為兒子擦拭身體、翻身、餵食。五十多年來,從未間斷。法官判決書記錄:「被害人衣著乾淨、皮膚無褥瘡,可見被告長年細心照料。」


26歲那年,她迎接了一個患重度腦性麻痺的兒子,卻終生癱瘓在床,無法言語、無法自理。她賣房籌措醫療費,照顧中風丈夫,獨力守護著一個永遠無法成長的生命。


前年春天,新冠疫情打破最後的平衡。81歲的身軀經不起確診的打擊,發燒、心臟裝支架、跌倒骨折。在隔離病房的絕望中,她想像:「如果我倒下,誰來照顧我的兒子?」某日清晨,在身心極度交瘁下,她放入一萬元現鈔紅包,希望讓兒子「帶著母親的愛上路」。她沒有逃,當場自首,崩潰地承認這一切。


台北地方法院合議庭審判長歐陽儀、受命法官蕭淳尹、陪席法官趙書郁,看清了案件本質:這不是冷血殺人,而是人性與制度的悲劇。


三位法官盡可能酌減,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已是法律允許的最低刑度。更罕見的是,三位法官一致建請總統依《赦免法》特赦劉媽媽。合議庭沉痛寫下:「刑罰恐怕已無法處理此類案件,國家應提供更多照顧者支持。」法官既然做出最寬容的判決甚至建請特赦,這意味著:劉媽媽不是社會威脅,而是長照制度缺口的犧牲者。


台灣長照悲歌近年頻繁上演,據統計,近年長照殺人案達62件,平均每年8.8件。其中4成是父母殺害身障子女。這些人不是罪犯,是被制度遺忘的照顧者。劉媽媽已用一生償還,她用青春、健康、金錢、尊嚴,換來50年的守護。如今垂暮之年,應得的不是鐵窗,而是安度餘生的機會,讓她的故事成為台灣正視長照悲劇、推動制度改革的轉折點。


我們誠摯呼籲賴清德總統,請援引相關法令特赦劉媽媽,總統享有赦免權。運用這項權力,不是縱容犯罪,而是彰顯國家對長期照顧者的最後慈悲。歷任總統曾以特赦彰顯人道精神,從政治犯、冤案到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劉媽媽的案件同樣值得特赦。


她的犯行源於對親人的愛。她的絕望代表千萬照顧者的處境。讓她的名字被記住,不是作為「殺人犯」,而是照顧者的代表。她們日夜不休,用愛支撐失能親人的生命。特赦劉媽媽,讓這位母親在人生最後時光找回尊嚴與自由。這是法律應有的溫度,也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承諾。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減少國中導師授課時數或提高獎金 是否能有效解決教師荒?


【投書】行政法院的失衡與稅務函令的迷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