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好望角考核結果出爐!190 處街角變亮點 黃偉哲頒獎表揚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台南市「113 年新設好望角完工考核」與「114 年好望角平時管理維護考核」結果正式揭曉,市長黃偉哲18 日於市政會議親自頒獎,感謝各得獎區公所、學校及設計、施工團隊的投入,讓原本不起眼的街角搖身一變為充滿特色的場域,為城市注入更多美麗與生命力。
黃偉哲表示,台南長期以「宜居城市」為發展核心,「好望角計畫」正是這一精神的重要體現。自縣市合併以來,市府團隊與民間夥伴攜手努力,已在全市打造超過 190 處街角空間,這些場域不僅兼具特色與溫度,更成為串起市民生活記憶的生命力據點。他強調,好望角計畫將持續朝永續發展邁進,期待各界繼續攜手,讓城市每個角落都充滿希望與驕傲。
本次獲獎名單中,113 年新設好望角完工考核部分,北區區公所「文元紫薇」奪冠,柳營區新山國小「新山心鈴廣場」獲亞軍,北區區公所「長榮廣場」與南區新興國小「欣興綠園」並列季軍;設計類優良單位為吳崇彥建築師事務所「仁愛律動 Plus 1」,施工類優良單位為鎧鴻土木包工業「新山心鈴廣場」。
114 年管理維護考核方面,校園景觀類由佳里區信義國小「睦鄰和風廣場」拿下第一,仁德區虎山實驗小學「虎光山色」、佳里區佳里國小「佳里光廊 Ⅱ」分獲二、三名;公共景觀類則有東區區公所與復興里辦公處共同打造的「復興綠三角」並列冠軍,柳營區公所、士林里辦公處的「群櫻小路」獲亞軍,佳里區公所與佳里安西農村文化營造協會合作的「佳里安西悠活綠廊道」拿下季軍。
好望角計畫以小空間改造為切入點,讓台南 190 餘處街角煥發新生,不僅是城市景觀的升級,更體現「以民為本」的治理思維。從區公所、學校到民間協會的多元參與,展現跨界合作的治理效能,既活化閒置空間,又凝聚社群共識。這類微改造工程成本可控、效益直接,讓市民就近享有高品質公共空間,是宜居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期待台南持續深化永續理念,讓好望角從「點狀亮點」擴散為「面狀風景」,為台灣城市更新提供可借鑑的範本。

- 記者:大成報
- 更多生活新聞 »
